丰润镇紫草坞小学整合校本课程 创建特色学校
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是以校为本,即校本课程的主题必须与学校特点和本校的师资特点相结合,而这也恰恰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校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特色学校创建进行了有机整合,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
2005年,在一次“古诗大王”竞赛的评选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对这一现象的认真分析和研究,觉得我校教师完全有能力在诗词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而诗词本身又是语言文字的精华,学习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于是,我们便把诗词学习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校本课程日渐成熟和完善,诗词文化已然成为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
诗词课程介绍
一、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创建特色学校
学校的校本课程和特色学校建设有机结合,目的是通过校本课程这一有效载体,实现学校人力、物力、精力的有机整合,实现学校的最终育人目标。本着学生全员参与、人人受益、终身受益的原则,将学校校本课程和特色学校建设的主题定为“咏诵千古名诗,弘扬民族文化”。我们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按低、中、高三个年龄段编写出了一套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诗词精粹》,并根据校本教材内容,将校本课程按“背、画、作、悦”几个阶段分层展开。
教师自编校本课程教材
低年级以“背诗”为主,本环节坚持人人参与、从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经典诗词诵读,保证诵读的质和量。每学期,通过“古诗大王、诗词对抗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展示背诗的成果。到二年级,学生能全部背诵学校规定的60首诗词,并达到从60首诗词中随机抽取背诵,充分促进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中年级以“画诗”为主,本环节中年级学生全员参与,每人每学期至少画20幅诗词配画。每个学生都有专用画诗本。画诗,既可临摹,又可根据古诗文自由创作,也可以把自己创作的诗配画。这样,学生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画作,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开发了学生创造力。本环节定期开展“诗词配画赛”、“好诗妙画”等比赛活动,促进学生画诗水平的提高。
诗词手抄报
诗词手抄报
高年级以“作诗”为主,本环节是目标环节,也是终极环节。每个学生通过背、画的环节,对诗词知识有了一定基础,要求学生在这一环节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会作诗。高年级每个学生必须有统一规格的写诗本,五年级能模仿写诗,六年级要达到现场命题作诗的水平。平时涉及写诗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人物、动物、植物、景物、季节、环保和学习等范畴,形式多为绝句诗。坚持不懈地写诗练习,创作出许多好的诗作。2012年五年级学生唐玉模仿《咏鹅》这首古诗,创作出了《咏鸡》,“鸡,鸡,鸡,常在草中栖。白蛋窝中下,红冠向日啼。”2013年,六年级学生唐子清在省督导中为领导现场做了一首《祖国颂》,“辽阔无垠四海安,潺潺流水润良田。科学发展同圆梦,共建康庄逸乐园。”这些诗的创作饱含着学生对诗词的热爱,也折射出孩子们的无穷智慧。为了鼓励学生创作,每学期,我们对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有选择地编辑成册,形成作品集,命名为《拾花集》。活动让学生有了荣耀感、成就感,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有的学生已不满足于课上的作诗练习。课下,随时都有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诗表达出来。“作诗”这一环节,充分挖掘出了孩子们的写作天赋。
学生作诗自配画
“悦诗”环节,贯穿于“背诗、画诗、作诗”三个阶段之中,为了避免学生日久乏味,我们开发了一些诗词娱乐项目,一是开展诗词书法活动,提高书法水平,牢固诗词记忆。二是开展诗词歌曲演唱,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校园生活。三是编排了一套节奏鲜明、动作优美、以诗词为节律的“竹竿舞”,做到了人、诗、舞的高度合一。
此外,我们还定期组织开展了集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诗词活动,如“诗词对抗赛”、“诗词配画赛”、“小诗人评比”和“诗词手抄报评比”等。一系列校本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以学生展示为平台,营造特色氛围。
积极为学生搭建诗词学习、交流展示平台,提升学生学习诗词的自信心,营造诗词文化氛围。在校园的东、西两侧开辟了两面诗词文化墙。东墙是诗词总文化墙,分“咏诵篇”和“弘扬篇”,“咏诵篇”主要是历代名家和伟人的诗作,镌刻在大理石墙上,供学生诵读;“弘扬篇”镌刻了不同年度教师和学生的优秀诗作,意在表彰优秀,也是在给学生设置学习交流的园地。后面的留白用来为以后学生的优秀诗作做镌刻。正门西侧是刻有“写好字,作好诗”的秀诗平台,学校把每周评选出的优秀诗作让学生自己用粉笔展示在文化墙上,供全校师生观摩交流学习。北面墙壁上安排了“梅、兰、竹、菊”的古诗配画,通过学生的耳濡目染,让学生学做少年君子、儒雅少年。学校的每个角落处处见诗,让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重的诗词文化气息。同时,我们也在楼道里,根据“背诗、画诗和作诗”的三个不同阶段,分别设置了三个展示平台。背诗平台展示各年级在背诗活动中优秀学生风采;画诗平台展示中年级在古诗配画活动中的优秀学生作品;作诗平台展示高年级在作诗活动中的优秀学生诗作。各班教室也都设有相应的诗苑专栏和诗词评比专栏。为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拓宽诗词记忆的方式,我们还在悦诗活动中开展“诗词书法、诗词手抄报、诗词传唱、诗韵竹竿舞”等诗词学习娱乐活动。一系列展示平台的搭建,增强了孩子们学习诗词、创作诗词的信心,营造了学校的特色文化氛围。
诗词书法展示
三、以专家引领为动力,提升特色水平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大力支持。2010年,丰润诗词协会听说我校的办学特色后,老领导们主动来到学校,了解课程开展情况,和师生一起交流学习体会,畅谈诗词学习乐趣,给予我们极大的认可和鼓励。2014年学校还特聘丰润诗词协会主席王宝儒老师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来校指导师生的诗词写作。2017年11月,唐山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家惠、丰润区文广新局局长张光新亲临我校指导诗词教学,专家们提出很多指导性意见和建议,肯定了我校诗词特色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每学期都邀请社会各界的诗词爱好者来校交流探讨诗词创作知识,如唐山复兴诗社的陈文义社长,爱好诗词的学者张学武老师等。
新丰润诗词专刊
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引领,为我们把握了正确的特色建设方向,激发了师生诗词学习的兴趣,促进了我校诗词特色的发展,为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信心。截止目前,师生在《丰润诗词报》及《新丰润诗词专刊》上刊登的诗作达300余篇。
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建设有机整合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必经之路,特色创建之路任重道远,我们将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开拓视野、不断创新,把诗词特色文化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