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李营:九次转型打造“绿富美”。长城网 杨雨熹 摄
长城网唐山7月15日讯(记者 张光明 贺宏伟 邢丁 杨雨熙 冯喆)当清晨首缕阳光洒在河北滦南,映在李营村成片的蔬菜大棚,泛起阵阵金色“浪花”。仲夏,走进新农村科学发展的样板李营村,笔直的水泥路伸向远方,连接起每一户人家,以及坐落在其间的一座座漂亮的别墅般的两层小楼,一排排齐整的红顶白墙的屋宇。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全国卫生村、全国文明村等50多块奖牌挂满李营村村委会,无声地见证着这个曾经的全县有名的穷村、乱村,变身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发展的样板村。自豪之情洋溢在边领着记者参观,边介绍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的脸上。
“李营村是个有着251户、715口人的小村,以前全村1420亩耕地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结构单一,产量低,人均收入不足300元。”李志刚告诉记者,小村既无资源,也谈不上区位优势。穷则思变。1987年开始,他负重受命在这片贫瘠的盐碱地上做起了致富的文章。通过多方考察,决定将旱田改成稻田,从改变种植结构入手提高村民收入。
变则通。第一年,全村900亩水稻亩产效益达1200多元,收入是往年的四倍多。首次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尝到甜头的干部群众对李志刚更加信赖。从此,李营村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种植结构,唱活了“农”字经。29年来,走出一条旱改稻,再到稻菜双茬、拱棚菜、中棚菜、温室棚菜、猪沼菜一体化生态棚菜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