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勇
河北钢铁集团把突破口选在了进一步解放思想,颠覆习惯,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创新上。10月16日,河北钢铁集团召开了以“市场化”为关键词的改革创新工作会议,全面拉开集团改革创新大幕,明确提出2015年为河北钢铁集团的“改革创新年”,在2014年“止血年”,集团成功实现“止血保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以市场化手段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 “改革创新是河北钢铁集团适应行业新常态,解决企业在高盈利期形成的管理、运行模式、体制机制等诸多问题的重要抓手。”于勇对记者说,今年初以来,河北钢铁集团通过产线对标工作,折射出企业在管理体制、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折射出企业在成本结构、工艺水平、产品结构,特别是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差距,要全方位解决这些问题和差距,仅仅在原有工作上加大力度、增加强度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以改革创新的勇气,从根本上求变、求突破,在管控架构、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大胆尝试和触碰。 “改革创新必须打破思想籓篱,实现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彻底转变。凡是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盈利期形成的,没有体现出完全市场化的内容,都要大胆地解放思想、大胆地变革、大胆地颠覆。”于勇坦言,认识的高度、先进的理念、科学的观念是改革的前提,没有“破釜沉舟、颠覆传统”的勇气,没有“不改革、不创新企业便无路可走”的共识,没有“跨行业、跨时期”的认识高度,就难以设计出理想的改革模型。 “河北钢铁集团将重点围绕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进行市场化改革。”于勇介绍说,我们将通过改革创新与国际接轨,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中全面引入市场化理念和手段,大力解决分配上的“大锅饭”问题、人力资源“错位配置”问题和选人用人渠道单一等问题。 “管理模式改革重点要在三项制度改革中加大力度。三项制度改革要从用人和分配的结构上进行调整。”于勇解释说,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效能力最终体现在产线和产品上,而企业历史形成的分配制度,把优秀人才配置到远离产线、远离技术、远离产品、远离市场的岗位上,这是在市场变革当中企业最陈旧、最落后的一面。“河北钢铁将通过分配制度市场化,解决思想理念上存在的重管理、轻生产或重生产、轻技术、轻市场的问题,充分发挥分配制度的导向和杠杆作用,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生产、技术、营销一线上,把最优质的资源配置到生产、技术、营销一线上,把最优厚的待遇倾斜到生产、技术、营销一线上,使职工以在一线工作为荣,进而激发每一个人的创造潜力和工作热情。”未来,河北钢铁集团很多关键岗位还将启动社会招聘,利用全社会的人才机制和手段,把国内外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河北钢铁集团的工作岗位上来,包括集团总部、海外公司总部要实现跨国界工作,进一步融入国际发展的大环境。 钢铁行业迈入渠道和服务差异化竞争的新常态后,创新营销模式、深化营销系统市场化改革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于勇在河北钢铁集团重点推进的一项变革。 “经营方式的改革就是要推进营销体制的市场化。在营销理念、经营管理上,更多地融入市场管理,真正把营销团队变成市场团队,与研发、生产互为推动,共同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实力。”于勇介绍说,2014年,河北钢铁集团推行普钢的特钢管理、特钢营销理念,取得了明显成效。1~9月份,河北钢铁集团板材产品直供比例达到65%,比去年同期提高近5个百分点;旗下唐钢公司汽车用钢等8大系列重点品种产销量达171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邯钢公司高档产品比例突破50%。 对此,于勇表示:“强化特钢营销理念,加强战略营销、技术营销和服务营销,以高端客户拉动产品的升级换代,是行业新常态下彻底颠覆传统经营方式,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和品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据了解,今年初,河北钢铁集团启动了销售总公司、采购总公司、国贸公司三大经营公司市场化改革,将专业公司变成独立法人,成为既服务集团内部又面向市场的创效单位。9月份,按照去行政化,建立适应市场的国际化、效率型集团总部和创新型、学习型精英管理团队的原则,对集团总部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集团总部管理人员由年初127人精干为85人。适应集团国际化发展需要,启动了国际化人才选拔、招聘、培养工作。 “改革需要担当和勇气,更需要方法和智慧。”于勇特别强调,职工是企业不可复制的竞争力,改革绝不能以牺牲职工利益为代价,改革要为企业长远发展负责,更要为职工长远利益负责。河北钢铁集团将以市场化的理念、国际化的视野、跨行业的思维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打造让职工信赖,受社会各界普遍尊重的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
关键词:河北钢铁,于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