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志义
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访三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么志义 持续不断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化纤行业带来巨大困难,很多企业举步维艰,而唐山三友集团却一枝独秀。今年1到5月,三友作为同行业为数极少的盈利企业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总结集团成功的经验,三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么志义说,三友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活力,是因为坚持不懈地将科技创新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三友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纯碱、粘胶短纤维、烧碱及PVC、有机硅等为主的大型企业。“三友始终瞄准行业前沿趋势,坚持科技领先,着力推进‘三个无限’,即用创新无限突破发展局限,用科技无限应对资源有限,用成本无限打造盈利极限。”么志义说。为了保持强大的发展动力,三友投入4.05亿元,重点实施一步提硝节能改造等186项短平快项目,很快取得效益:三友化纤被认定为省纤维素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惟一一家国家级纤维素纤维生产基地,“纯碱生产新技术”获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化纤装备集成创新”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三友还重点研发了彩色纤维、特种硅油等12项新产品,推进莫代尔和阻燃纤维产业化。新产品销售收入达10亿元,同比增长10%。在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三友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到了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在全国同行业中44项主要生产工艺指标中,三友有42项做到行业领先。特别是在全国首创的“两碱一化”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通过循环经济所创造的效益每年达3亿元以上。 在三友,么志义关于创新的理念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科技创新是企业加速转型发展的‘引擎’和‘催化剂’”“发展科技可以走在别人前面,不发展科技就会被别人甩下”“一个没有细节、没有创新的群体,不会诞生强大的企业”“创新,就是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创新既是能力,更是思想”“创新没有近路,更没有退路,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源头活水,力量之本”“刨松科技创新的土壤,让创新成为三友的发展基因”……这些理念,为三友的发展注入了思想和文化动力。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三友集团构筑了“战略层、研发层、执行层、基础层”四级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完善了《技术创新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实施科技成果员工命名制等激励机制,每年提取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科技研发,形成了科研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事实说明,传统制造业依靠科技创新同样可以大有作为。企业无论身处传统产业还是角逐新兴产业,都应不断强化企业技术研发实力、充实企业技术更新储备,依靠技术创新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增强成长发展的基因。”么志义认为。为此,三友制订了到2015年,实现资产总额、销售收入达到双“300亿”,利润20亿元,实现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三个翻番”目标,保持集团在化工化纤行业的领先地位,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三友。 么志义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三友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循环经济建设,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实现传统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节能新技术,在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推动产业向绿色化工方向发展转型;发挥氯碱产业烧碱、氯气产品优势,产品由传统PVC产品,向下游精细氯化工产品发展,建设曹妃甸精细化工产业园,提升氯碱产业综合竞争力。 二是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提升新材料产业在集团产业比重,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开发新产品,到“十二五”末,化纤、有机硅新材料产业,资产占比达到35%以上,销售收入占比达到40%以上,成为集团第一主业,其中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20万吨、开发下游产品20种,实现副产物全部利用,单体自用率达到60%以上,化纤积极开发着色、阻燃、竹浆莫代尔、细旦莫代尔等以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为主体的差别化粘胶短纤维新产品。 三是积极进入“现代服务业、物流及贸易”产业,打造企业效益新的增长点。实现三友利润来源多元。 |
关键词:三友集团,么志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