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热新闻

唐山迁安:乡村“绣娘”绣出多彩幸福路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吴海民 李文军 李鹏飞
2024-07-18 16:26:09
分享:

“绣娘”在半自动织布机上织布。吴海民 摄

  走进河北省迁安市绣娘非遗文化园,循着织布机富有节奏的“咔嗒咔嗒”声,只见十几名村民正在坊间内紧张地工作着,纺线、织布、相布、戳织杼、缝纫加工、熨烫打包……机杼声声、忙而不乱,一幅乡村“绣娘”织就幸福生活的和美景象,让人眼前一亮。

“绣娘”在相布。吴海民 摄

  近年来,迁安市杨店子街道高引铺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本村纺织文化,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特色纺织文化产业,并将粗布生产车间向农村、农户延伸,让村民享受到了集体经济带来的收益,也让“绣娘”成了当地一张亮丽名片,有力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这里的‘绣娘’主要来自村里的妇女。按照统一设计、统一供料、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回购的模式,她们可以在家里织,也可以到这里来。每人每月大概收入2000元。” 迁安市绣娘非遗文化园总经理王阳,一边引领,一边介绍说。

“绣娘”在用纺车纺线。吴海民 摄

  传统手工粗布纺织手艺在迁安市高引铺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唐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年,高引铺村成立了村集体控股、全民参股的“绣娘手工坊”,现已发展成为集彩棉种植、手工纺织、加工销售、体验展示、文化演艺、研学旅游为一体的“绣娘非遗文化园”,现有“绣娘”100余人,主要以七彩棉、纯棉纱为原料,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等大小72道工序,制成床上用品、女包、饰品等100余种手工粗布布艺产品,也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定制。如今,通过“线上+线下”的新模式,产品不仅畅销京津冀地区,还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年销售额500万元。

“绣娘”在熨烫老粗布床单。吴海民 摄

  “我从建厂就在这里干,岁数大了、手脚慢,一年还能挣20000元左右……都这个岁数在家门口还能有班上,中午回家做饭、哄孙子、拾掇院子等家务活啥也不耽误!” 72岁的付建英和村里的妇女一样当上了“绣娘”,凭借一双巧手,在一拨一梭中传承古法技艺,在一经一纬里“绣”出了幸福新生活。

  绣娘非遗文化园在保留传统手工制作方法的同时,还在花色、款式设计及经营方式上不断创新,深挖传统纺织文化内涵,培育文农旅融合新业态,现已开发了打棉摊、搓棉棒、制作布艺画、扎染蜡染、蚕宝宝认养等30余个体验项目和新产品,吸引众多客商、消费者来村里游览参观,已累计接待参观体验者达16万人次。2023年为村集体创收56万元。

游客在选购文创产品“高秀秀”。吴海民 摄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绣娘非遗文化园,进一步延伸手工布艺产业链条,全力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体验、购物餐饮、生产采摘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区,真正让村民们端稳‘文化碗’,吃好‘旅游饭’,走好‘文农旅融合’发展增收路。” 张健飞信心满满地说。

关键词:绣娘,非遗文化,乡村,传统责任编辑: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