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健康 > 健康资讯

2020年中国麻醉周
唐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带你认识手术中的幕后英雄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于虹
2020-04-01 10:49:43
分享:

  3月30日是国际医生节,来源于纪念第一例全麻,希望医患关系和谐,医生专注于临床。同时,中国医学会将三月份的最后一周定为“中国麻醉周”,今年的主题是“抗击疫情勇当先,重症救治我护航”。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麻醉医生就是手术前“打一针”让你睡着感觉不到痛的人。一台外科手术的成功,主刀医生的精湛技艺受到众人赞叹,但是为手术成功保驾护航的麻醉医生却很少有人问津。

  有人说:麻醉就是外科医生下什么医嘱麻醉医生执行就是了。有人说:麻醉医生每天在干净的手术室内,并不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真的是这样吗?他们可比你想象的厉害的多。

  不识真面目 麻醉医生被小觑

  原卫生部在1989年就下发文件,将麻醉科由原来的医技科室改为临床科室,麻醉医师也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医生一样,五年本科,三年硕士三年博士。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临床技能上,完全不亚于其他科室。

  不仅如此,麻醉医生往往比其他临床科室的医生具有更丰富的医学知识。除了要掌握麻醉学所有的知识,麻醉医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的知识。如此,在处理相关科室的手术麻醉时,才能游刃有余。在麻醉医生的晋升专业考试中,不仅要考麻醉学知识,还要考内、外、妇产、儿科学的知识。而其他科室的医师,仅需要考自己科室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作为一个麻醉医生,医学知识是非常丰富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麻醉医生时常不被重视,甚至有医院把麻醉科定义为服务外科手术的临床辅助科室,麻醉医生也常常被简称为“麻醉师”或“麻师”,地位尴尬。专业人士都对麻醉医生存在偏见,普通患者和家属对“麻醉”更是误解甚深。

  打麻药会变傻?不存在

  麻醉药会不会影响人的智力,这是所有手术需要麻醉的患者顾虑,特别是麻醉药对儿童的影响备受关注。

  “局部麻醉对大脑没有影响,不论是小儿,还是成人。至于全身麻醉,目前认为对3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智力都没有长期不良的影响。” 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主任米卫东曾提到,大量的临床实践显示,即使在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全身麻醉,也不会引起智力发育障碍这么严重的不良影响。

  不得不承认,公众对麻醉的认识,并未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而大幅提升。

  麻醉医生的真实工作状态

  很多人对麻醉医生的认识停留在手术中打一针就好。其实这才是我们的真实工作状态:

  我们可能是全院上班最早的科室,7:40交班,8:00把病人接到手术间开始麻醉了,这就意味着我们7:20必须换好手术服,开始术前的各种准备,包括设备的监护,病人的麻醉诱导药物等,术中我们不仅要保证手术病人安全舒适无痛的接受外科手术,还需要密切监测和维持手术病人的呼吸、心跳、血压及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平稳,及时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危及生命安全的异常情况,保障手术病人各个重要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直到手术结束和麻醉作用逐渐消失。患者的术后镇痛也是我们工作范畴,而且头一天我们就要去做对患者做充分的术前访视,头一天手术的病人也必须做到术后访视。

  事实上,国内外的部分医院早已将“麻醉科”改名为“围手术期医学科”,从字面上不难理解,这是对麻醉医生工作内容更为全面的描述。

  此外,麻醉的应用远不止外科手术范围,内科对麻醉医生的需求也高起来。

  一位公立三甲医院麻醉医生透露,除了常见的临床麻醉、疼痛治疗、重症医学外,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无痛介入(包括检查和治疗)等手术对于麻醉医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过去麻醉科只和外科发生交集,现在我们要与全院科室打交道,工作14个小时的情况很普遍。”

  随着麻醉科工作量越来越大,麻醉医生通常是“白+黑”地“连轴转”。这种工作状态,在全国范围看来,都很普遍。

  疫情期间麻醉医生干什么?

  这次疫情,重症病房收治的都是确诊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这里虽没有硝烟的弥漫,却是在病毒的重重包围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抗击疫情最前线,更是唯一点亮患者生命希望的地方。麻醉医生主要负责重症患者的监测和抢救工作,包括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动脉穿刺置管以及各种管路的维护。时间,是麻醉医生与死神抢病人的关键,可这操作又给麻醉医生带来了很高风险。在防疫一线,唐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团队,以最强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最快的反应速度、用科学创新的模式投入了这场抗击疫情战役。

  文字有点多,因为我们想说的实在太多,来听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来给您直播讲讲我们麻醉故事和知识吧。

关键词:唐山责任编辑:杜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