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唐关注 > 今日要闻

以绿为笔绘美丽生态画卷——迁西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来源: 河北新闻网  作者:刘禹彤 顾大鹏
2019-08-29 16:43:14
分享:

  初秋的迁西,草木葱葱,飞鸟翔集。苍翠欲滴的果树,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现在,迁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5%,居全省第二位。”迁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王立新自豪地说,生态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林业产业和文旅产业“因绿而壮”。

  从河道整治到城市绿化,从景观提升到绿色经济,近年来,迁西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融为一体,相继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国家级园林县城等多项殊荣。今年上半年,全县空气污染指数、PM2.5平均浓度、PM10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45%、7.55%、3.71%,全县接待游客485.6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7亿元。

  突出河道治理推进立体生态修复工程

  “白鹭又跳舞了?这就到现场!”7月27日,迁西县摄影协会会长王爱军收到“鸟讯”,扛上器材就往长河带状生态公园赶……

  公园里,几只白鹭正在翩翩起舞。王爱军说,成群的白鹭从春暖花开的时候就飞到了迁西。这几只鹭鸟,在公园里徘徊了整个夏季。

  “白鹭对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是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只有好的生态环境,才会吸引它们到来。”王爱军说,“近几年,我们县鸟类越来越多,河道周围成了摄影爱好者的福地。”

  河道净,湿地多,才有鸟儿云集。近年来,迁西县直面生态顽疾,向网箱养鱼、河道污染等破坏生态行为宣战。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网箱养殖造成的水体污染曾让附近居民叫苦不迭。2016年,迁西县启动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工作,在3个月时间里,清理网箱3.9万个和库鱼4000多万公斤。

  为了更彻底地解决河道污染问题,2018年末,该县启动以长河为重点的河道治理生态修复攻坚战。通过制定生态修复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河道整治等工作,基本实现水净、岸绿。

  “治理水体污染,既要全力攻坚,又要形成长效防止污染机制。”迁西县水务局局长高新军表示,为有效防止生活垃圾和污水侵入河库,境内6条河流和84座水库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一河一策,一河一档,健全完善河长名单公告、河库信息共享等机制制度8项。建设县乡村三级污水处理厂20座、工业污水处理厂两家,将河库周边村生活垃圾全部运往无害化处理厂填埋,库区周边2公里范围内禁止建设有污染的企业。

  在河道治理基础上,迁西县还将城市景观建设纳入到整体修复中,初步建成集水源涵养、生态宜居、郊野游赏、文化传承于一体的长河带状生态公园。如今,这里成了游客争相游览的湿地景观区。此外,全力推进滦河湿地公园项目,努力打造滦河北岸自然生态风光带。

  为实现“天空常净”,该县对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深度治理,实现最大限度超低排放。落实建筑工地扬尘、燃煤污染治理等管控措施,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去年11月底以来,查处违法案件160起,刑事拘留20人。

  提质增绿添彩绘就城市生态底色

  “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日前,迁西县退休职工柴玉祥在滦水湾公园消暑,惊喜地发现河心岛上绿叶婆娑犹如翻腾的绿浪,不禁感叹道,“太神奇了,几年间,光秃秃的河道变得如此绿意盎然!”

  滦水湾公园是迁西县着力打造的“山城会客厅”。近年来,该县持续对公园河心岛加大投入,栽植油松、紫叶稠李、银杏、柳树等植被。还投资900万元,对公园进行亮化设计,提升了公园夜间“颜值”。

  “迁西县以创建森林城市作为抓手,使城市面貌得到整体提升。”王立新介绍说,从2018年起,迁西县站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秀美迁西的战略高度,以绿色崛起、绿色发展为目标,坚持植绿、护绿相结合,开发、保护相促进,高质高效推进森林城市创建。

  扮绿县城这座大景观,是一场攻坚战。今年年初,迁西县部署开展“两沿、三环、四提升”造林绿化行动,重点实施河道整治、矿企披绿、荒山扩绿为重点的九大造林绿化工程,造林10.2万亩。

  为了守护森林安全,该县积极探索创新森林防火的技防手段,于去年底在三屯营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全镇95%区域,到目前已发现违法砍伐及野外用火行为30余起。

  扮绿县城,更要绿出新意。“绿化工程不仅要改善县域环境,还要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王立新介绍说,该县依托环路“织绿网”,对主要街道、路口以及街角进行景观规划,按照“植、建、补、管”等原则,铺设路缘石、便道砖等,栽植乔、灌、草等多种类、多层次的植被结构,不仅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更提升了周边土地价值,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一座“新绿城”如画卷般展开的同时,迁西县不放松对工业企业的环保要求,严格执行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规定企业要建立20米绿色景观隔离带,引导企业走科学绿色发展道路。

  培育绿色产业孵化发展新动能

  作为“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的发源地,迁西县充分发挥产业的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互补性,让绿色产业孵化出新动能。

  “山顶松槐戴帽,山腰板栗缠腰,山下瓜果梨桃。”深耕绿色产业,林业无疑是“近水楼台”。

  作为京东板栗的最大产地,迁西县的百万亩栗树不但承载着生态林木的景观效应,还释放经济林木的创收效应。目前,该县北部的杨家峪、尖山峪、太阳峪、石梯子等板栗田园游览区总面积达30万亩。仅去年,栗园收入24亿元,20万栗农人均增收4000元。

  特色生态游项目让农业这个老产业焕发了新生机。位于东莲花院乡的花乡果巷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万亩牡丹园一望无际。“这里的牡丹分为观赏牡丹和油用牡丹两种,“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的观赏牡丹开得漫山遍野,吸引了大量游客。如今,油用牡丹进入了结籽期。”唐山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艳介绍说,在这里种植的大约1万亩牡丹中,油用牡丹占50%以上。“今年,油用牡丹能带来约1200万元的收入。”

  依托农产品基地,该县大力发展樱桃、树莓等农业示范园、示范区,发展国学、露营等特色村镇以及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等乡村旅游产业,把特色农产品打造成旅游商品,实现农产品与旅游产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让游客在回归自然中体验乡愁。

  “我们正在加大财政资金配套和相关建设,加快推进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花乡果巷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迁西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李铁东表示,该县正在建立文化旅游融合规划和目标体系以及旅游产品体系,实施旅游基础设施、精品旅游带建设等9大旅游工程,计划再建两个4A级景区,让文旅产业越做越红火。

关键词:迁西县,生态文明,经济责任编辑:闫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