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新闻发布厅

唐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杨雨熹
2019-08-15 08:50:38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杨雨熹 摄

  长城网唐山讯(记者 杨雨熹)8月13日,唐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唐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全程如下: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李云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高兴地邀请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董维民先生,就唐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有关情况给大家做介绍并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首先,请董维民副局长就相关情况做发布。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董维民: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围绕“唐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这一主题,就唐山市创建情况进行介绍。

  一、示范区创建背景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是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根本目的是推动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责任,研究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国家对示范区的定位有三个层面:一是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法律政策的先行区,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的实验区,三是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示范区,这也是我们创建的目标和任务。此项工作于2010年底正式启动,每2年一批,唐山市抢抓机遇,积极争创第四批,也是最后一批。2017年经过省政府推荐,市政府申报、答辩,唐山市以中部地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创建资格,2018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正式发文公布,今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开展中期督查,2020年下半年进行验收。

  二、唐山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经过一年多的创建,唐山市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协调机制2018年9月,《唐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8-2020年)》以市两办名义正式印发。同时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绣峰市长任组长,杨洁部长、振波常务副市长、贵富副市长任副组长,各县(市、区)政府和34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绣峰市长与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理区)管委会主要领导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都成立了相应的创建工作协调小组。今年3月26日,召开了第一次全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即将召开第二次全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对全市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市创建办定期召开全市创建工作联络员会议,对示范区创建进展情况进行调度部署。

  二是健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大督导考核力度。相继印发了《唐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过程管理若干制度规定》《唐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考核评价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高起点谋划创建工作。将示范区创建部分指标分别纳入文旅融合、“一港双城”、乡村振兴、深化改革、质量强市等多项重点工作,同时建立示范区创建专项督查考核机制,市创建办分别组织了今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的督察考核,对各县(市、区)创建情况进行了排名,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并以市领导小组名义印发。

  三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为依法治文凝心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相继出台,对加强政府文化治理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唐山市将《保障法》纳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中心组学习,特邀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对《保障法》进行专题解读,市四大班子成员,市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市县宣传、文化部门相关干部职工共260人参加了学习。市人大常委会将《保障法》贯彻落实情况纳入2018年度重点议题,专门听取了市政府的专项汇报。今年5月,根据省人大开展《公共图书馆法》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工作要求,唐山市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今年7月省人大来唐山市进行了检查,对唐山市学习贯彻《公共图书馆法》的做法给与了高度评价。

  四是完善文化阵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市博物馆、市大剧院、市科技馆全部高标准落成;市美术馆已完成选址和装修改造设计,拟于10月开馆;将市群艺馆老馆改造为市非遗保护基地即将面向观众开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市中心区建成7座城市书房。县级新建或改造提升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目前,全市300平方米以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率99%,200平方米以上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达75%。

  五是立足改革试点,为示范区创建增亮引路。一是迁安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社会文化资源共享项目顺利通过文旅部验收,获得“良好”等级。二是迁安市和丰南区积极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全市创建国家示范区积累了宝贵经验。三是迁安市文化馆老年大学试点工作得到省文旅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四是积极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乡街分馆全覆盖,城乡通借通还。五是积极推动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和市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改革任务,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增强活力,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

  六是加强品牌建设,不断丰富文化供给。一是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七届中国滦河文化节、“彩色周末”等一系列大型文体活动,引领艺术普及和全民健身。二是加大文艺创作组织和扶持力度,推出了皮影戏《双山情》、评剧《乐亭县令》等一批文艺精品剧目;7件群众原创文艺作品荣获“燕赵群星奖”。三是通过“唐山大舞台”、“唐图讲堂”、“文化沙龙”等平台,以政府购买文化产品的方式,每年组织演出传统剧目和名家讲座不少于70场。四是积极面向特殊群体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市群艺馆组织文化志愿者赴养老院、盲聋哑学校、截瘫疗养院等开展慰问演出年均30余场;市图书馆相继为视障读者举办有奖征文及交流活动、朗诵培训班和无障碍电影放映活动。五是积极打造县域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丰润区戏曲进乡村、丰南区“书香丰南动车组”、迁西县“栗乡之夜”、迁安市“魅力水城之夜”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市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弘扬创新一流务实高效担当的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压实责任,挂图作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继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不断丰富基层文化供给,做好特色亮点培育提炼、强化舆论宣传和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加大督导考核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为加快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主持人:

  感谢董维民副局长的权威发布。

  下面,进入媒体提问时间,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在叫到提问前先通报所在媒体然后提问,谢谢!

  燕赵都市报记者: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一个系统工程,请问示范区创建的任务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董维民:

  示范区创建包括申报、创建、督查、验收等过程,具有以下六方面要求:一是突出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纳入绩效考核。要求党政主要领导是创建第一责任人,要多次专题研究推进创建工作。二是突出规划引领,与前三批不同,第四批示范区创建面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颁布实施、机构改革、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十三五”规划落地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等新形势,要求市县两级一方面要围绕34条创建标准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引领创建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关注文化和旅游部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在考核验收时取得优异成绩。三是突出过程管理。与评比达标不同,创建是一个工作过程,期间要求建立例会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上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督查工作方案和宣传工作方案,要向国家创建办上报月动态、季进展、半年自查报告,过程管理占创建验收成绩的10%。验收通过后,还要推进后续建设管理,促使公共文化服务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四是突出制度设计,创建示范区要围绕当地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展研究,结合实践形成制度成果,打造唐山样板。制度设计作为前置验收占总成绩的15%。五是突出改革创新。示范区重在“示范”,重在“创新”,在完成规定动作、全面达标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挥本地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及时总结特色亮点,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六是突出群众评价。示范区验收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暗访评估和群众满意度调查,暗访报告占验收总成绩的15%。

  长城新媒体记者:请问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唐山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都取得了哪些成效?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董维民:

  唐山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形成了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一是高标准建设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6.5万㎡的大剧院、2.6万㎡市图书馆、1.3万㎡的市群艺馆崛起于风景秀丽的南湖中心地段,2.4万㎡的市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凤凰山公园,“三馆一院”已经成为我市靓丽的标志性文化景观。市美术馆拟于10月开馆,市非遗传承保护基地(非遗展示馆)将面向市民开放。我市已有7家城市书房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二是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滦州市集影剧院、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四馆一院一中心”项目总投资6.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5万㎡。滦南县文化广场总投资5.3亿元,建筑面积约4.6万㎡,涵盖图书馆、文化馆、影视文化中心、剧场、评剧博物馆。丰润区投资8000万元新建图书馆、博物馆,已与档案馆新馆同步开工建设。乐亭县图书馆新馆投资3234万元,建筑面积5508㎡。玉田县投资1.1亿元建设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新馆,总建筑面积2.12万㎡。曹妃甸区投资500万元启动原冀东油田职工俱乐部修缮工程,将作为区文化馆数字文化体验馆和剧场。开平区投资170万元改建图书馆新馆,今年3月底已开放试运营,投资300万元对文化馆进行改造。迁西县文图两馆已搬迁新馆,投资280余万元更新硬件设施及软件安装,第二图书馆选址已确定。路北区图书馆、路南区图书馆将于年底前完成选址并开工建设。

  三是镇、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健全。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率99%,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75%,已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64个,成为我市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平台。

  河北工人报记者:请问唐山市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上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董维民:

  一是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我市在市县两级全部印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的基础上,又全部出台了2019年度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全面落实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我市全部公共文化设施认真落实免费开放政策,在显著位置公示服务项目、开放时间以及免费开放的详细情况,实行错时延时开放。三是积极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截止目前,已有7个县(市、区)建成了覆盖乡街的图书馆分馆,6个县(市、区)建成了覆盖乡街的文化馆分馆,全市各级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开展“七进”文艺演出1800与场次。四是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反馈机制。组织开展订单式、点单式、预约式服务,市图书馆举办“读书圆梦·万人采书”活动,通过读者荐书上架图书4400余种、12000余册。五是开展针对特殊群体的服务。公共文化设施设有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市群艺馆组织文化志愿者赴养老院、盲聋哑学校、截瘫疗养院等开展慰问演出;市图书馆举办未成年人阅读推广、视障读者朗诵培训、无障碍电影放映等活动。

  劳动日报记者:请问我市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董维民:

  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当前数字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按照创建标准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依托我市实施的“智慧唐山”等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唐山公共文化旅游数字服务云平台”,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为基层群众提供一站式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二是为了充分展示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合全市文化资源,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市博物馆共建设了9个特色资源库;三是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建设,全市公共图书馆可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达102.5TB;四是全市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文化站、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wifi全覆盖,配备数字文化设施,便于基层群众获取数字文化服务产品和资源。

  主持人:

  现场提问先进行到这里。如果有记者需要采访,发布会后请于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联系。

  由于时间关系,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感谢董维民副局长、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

  谢谢大家!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旅游,文化责任编辑:杨雨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