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唐山频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法官充当媒介传播法治思想

来源: 人民法院报 作者: 2014-08-17 11:58:4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访谈对象: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院长张 斌

  综治周刊:“法官在身边”是一个比较新颖的项目。浦东法院提出和推进这一项目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斌:“法官在身边”项目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有更多的现实考量。法治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法治实践的主体。而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法院和法官是法治知识、法治规则的主要生产者和传播者。为了让法治规则、法官思想走近群众、走进基层,让法治和公平正义可感知、可触摸,浦东法院启动了“浦东:法官在身边”项目活动。在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深入推进的当下,通过“法官在身边”项目,我们搭建法官与人民群众知识共享、观点碰撞、智慧交锋的平台,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其了解法治规则、树立法治信仰。

  综治周刊:刚才您提到项目“让法官的思想走出去”,请问浦东法院是如何考虑和推进这一想法的?

  张斌:前期我们对项目推进进行了调研,很多法官反映,在一对一的法律咨询等活动中,一些群众就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纠纷截取部分事实前来咨询,法官答疑解惑后,当事人往往倾向于记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并冠以“法官说”的外壳,影响了后期矛盾化解和司法权威。由此,我们提出让法官的思想传播出去,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让法官的作品,主要是判决书所蕴含的法治理念、法治精神走出去;二是让法官的人格,主要是审判行为所展现的职业努力、职业态度走出去;三是让法院的氛围,主要是司法场所隐含的法院文化、法院精神走出去。用“三个让”影响人、感染人、带动人。

  综治周刊:“法官在身边”听起来比较有亲和力。通过该项目,浦东法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张斌:项目首先提升了法治精神传播效果。法律课堂、社区报和宣传栏是比较容易被忽视,但覆盖方位广、群众取阅方便的媒介形式。选择这些作为项目支点,不仅开辟了法治精神传播渠道,而且提升了法治精神传播的有效性。其次,做到了群众感情上的贴近。“法官在身边”活动搭建了让民众体验司法的平台,拉近了法院与民众的距离,推动法院工作“接地气、聚民气、传法治、扬正气”,让“法官”走进千家万户,让“法治”深入群众。三是推动了法治社会建设。活动突出法制宣传的引领性,侧重对纠纷特点、预防方法以及司法处断所适用法律法规、事实理由方面的阐释,推进公众朴素的道德评价与法治精神的融合,传播法治理念、凝聚法治共识,为民众提供了感受法治文化的平台。

  综治周刊:浦东法院提出要把“法官在身边”项目打造成一个品牌,对此有什么进一步的打算?

  张斌:从项目打造成品牌,需要着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浦东法院将总结“一课一报一栏”的活动经验,形成运行规则,让更多民众走近法院、贴近司法、感知法治,推进活动“遍地开花”。同时,推动法官,尤其是青年法官的群众工作意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壮大法官志愿者团体,培育一批为民务实的知名法官、青年法官。此外,重点要突出法庭的触角优势。推动法治规则、法治精神走出法院,人民法庭是桥头堡、前哨站,让法官走到更多的老百姓中间,需要进一步通过各派出法庭丰富活动形式,扩大辐射范围,完善宣传内容,推进活动规范丰富。

关键词:走出去 的平台 打造成 法治理 checkbox

责任编辑:张光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