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唐山频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塞罕坝机械林场:为首都堵沙源 为天津涵水源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宿馨元 2014-08-16 14:31:0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承德8月15日电(记者 宿馨元 实习记者 王劲)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在美丽的承德市有这样一群人,犹如松树一样不畏逆境、坚韧挺拔,他们就是多年来无怨无悔守护在塞罕坝林厂的职工们。

  8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河北行”采访团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采访,并同林场的优秀职工进行了交流。

  塞罕坝林场于1962年建厂,是全国最大的人工林林场,总面积140万平方米,森林面积118万平方米,覆盖率达80%。由于自然风景优美,塞罕坝林场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家的画廊、创业者的战场、度假者的天堂”。

于士涛接受本网记者的采访。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接受本网记者的采访。长城网 张欣 摄

  现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千层板林场场长的于士涛今年34岁,河北省定州人,在林场工作已有十个年头了,主要负责造林,护林和生产等工作。之所以坚守在塞罕坝林区,于士涛说:“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使我留了下来,一是老一辈塞罕坝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深深感动;二是现代人为了林场更好的发展,那种毫无保留的付出精神,让我必须把工作做好,把塞罕坝人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谈及工作十年的变化,于士涛表示,他们这一代林场职工作为第三代塞罕坝人,已经面临从创业到守业的转变。他说:“创业难,守业更难。林场目前正在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从单纯的消耗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到发展多种经营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目前林场经济收入的60%都是通过增加产品附加值,发展多种经营的方式来获取的。塞罕坝林场企业管理的运作模式,已经在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力争把森林经营打造成塞罕坝林场的经济亮点,以获取更大的经济价值。”

塞罕坝林场。
塞罕坝林场为首都堵沙源、为天津涵水源、为河北守资源,为当地创财源。长城网 宿馨元 摄

  除了注重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也注重社会效益。于士涛介绍,林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捐款捐物给有需要的人。这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对老一辈塞罕坝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传承和弘扬。

  从1962年建场至今,52年来,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用造林护林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为首都堵沙源、为天津涵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群众拓财源。在京津冀联系日益紧密、走向协同的今天,塞罕坝这颗中国华北地区的“绿肺”,不仅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治沙的环境作用,更加带动京津地区林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河北网上行,塞罕坝,承德

责任编辑: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