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俊是市纪委监察局干部,潘光俊到南坝是2009年10月了,他的使命是市纪委监察局派驻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援建前线指挥部从事监督检查工作。
临行前领导对这位70后、两千里外单兵作战的同事叮嘱再三:完成工作,保重身体。这也使潘光俊感受到一种信任,更有一份压力。
虽说是单兵作战,潘光俊却牢记自己的使命,按照领导提出的建设“四师”、大兴“四风”、打造“四力”素质建设的要求,本着“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坚定信念,主动克服在工作、生活以及环境方面的困难和影响,不惧风雨、不畏余震,舍弃对妻儿的关怀照顾,经常深入施工一线,不间断地进行监督检查。
唐山市这次援建南坝的任务具有项目多、资金多(4亿元人民币左右)、区域广(方圆100公里,涉及六个乡镇或片区)、道路艰险、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做到监察到位,每一个项目的施工现场都要走到、看到,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对照检查内容认真进行监督检查,决不走过场。加强对援建资金的日常监管,并对援建项目的质量、安全以及工程进度等重要环节,进行重点监察,取得了较好成效。
2009年底,潘光俊是全省援建人员中唯一受到省纪委通报表彰的。2010年6月份,又因工作出色,被四川省平武县委评为优秀援建共产党员。
说到体会,潘光俊说,到南坝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经历了太多的感动,援建的每一个人都是在默默奉献着,无论是员工还是干部。他说,为了工作,他不止一次地到过唐山援建的“交钥匙”“交支票”、代管的所有项目工地,亲眼看见了南坝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一次次专门用相机记录整个援建过程的同时,也深深自豪唐山建设者的震后重建速度和效率。
也许正是唐山人怀着感恩、博爱的心,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南坝而不懈努力,为南坝的明天更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纪检监察的角度,唐山驻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援建前线指挥部“廉正无私、勤奋果敢”,为唐山和唐山援建队伍增添了光彩。
张旭东是唐山建设局市政基础建设的质量监督员,从2009年6月进驻南坝,他的时间就被工作填满了。
唐山援建南坝的所有“交钥匙”的17项工程,都要由他做质量监督。于是他从早上离开木板房的宿舍,回来就没有钟点了。所以他的宿舍,似乎是永远锁着。
南坝地域辽阔,面积376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路途远路况也难,绕不开的九环线,永远只有两车道,堵车是家常便饭,本来道路通畅也要四五个小时,一有路况,一两天都还在路上。“那罪就算受上了”。
张旭东说,在南坝并不是我们过去意义上的监督,有些时候,不是有钱就能做到的,比如建筑材料,只能是就地取材。
那种新材料的性能、质地还不能凭印象测定,要科学要尊重实践。再则是我们要建新南坝,许多设计是按城市标准完成的,标准很高,可山区并不实用,甚至根本行不通。建筑是按设计施工的,设计行不通就得重新变更设计,监督员有时还得为设计者提供设计参考,比如说我们在建筑中从没有用过河道里的连沙石,可山里的老百姓用了几百年了,从过水的角度,这种连沙石做地基,就是最好的山区道路地基材料。还有就是机械设备的使用,甭说在平武、绵阳,就是四五百公里外的成都,也不是想到什么设备就能租到什么设备的,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基本租不来。
施工中我们只好以小攻大,这样质量保障和质量监督、工期时间就都成了考验,监督员要干的事也更多了。
张旭东在南坝最长的工作时间是持续14个月,这是唐山参加援建的3600名员工连续工作最长的纪录,张旭东说,那不算什么,只要工作需要,每个唐山人都能这样做,也都能做得到。
任民爱是市乾正建设工程材料检测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任民爱赴川救灾先后三次,时间最长、感受最深的是最后一次。
2009年7月,任民爱第三次赴四川灾区参加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前线指挥部工程质量和进度推进组组长。
任民爱深知肩上担子有多重,一面是雷打不动的时间节点,一面是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重重困难。但是本着“为唐山人民争光,优质、高效地完成援建任务”的意念,他勇于面对,不退不让。在科学组织协调施工,倒排工期,编制施工组织方案的基础上,坚持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每天例会制度,总结当天施工中的问题,安排次日的工作。
那年7月份,正值四川地区的雨季,也是一年中的主汛期,中旬一次持续近一百小时的连续降雨,导致了五十年一遇的“7.15”洪水灾害,洪水使在建中的援建工程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近两千余万元。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打破了既定的工作计划,直接影响工期15天左右。为了把失去的工期夺回来,任民爱安排施工单位的工程机械和施工人员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工程组全体人员三班倒。那个阶段他整个人都变得机械了,在混凝土振捣棒的巨大轰鸣中也可以睡觉,振捣棒一停没有了声音,反倒立刻就从难得的睡眠中惊醒了。
在大家的奋力拼搏下,河北省第一个竣工的“交钥匙”工程——南坝镇中心小学工程如期交付使用。
在交接仪式上,在奏响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铮铮铁骨的参建人员都是眼含着泪花,这里凝聚了太多汗水和艰辛。
当年的11月份,任民爱67岁的父亲因大面积脑出血住院抢救,同时发出病危通知,妻子电话通知了任民爱。知道任民爱重任在肩,实在脱不开身,深明大义的妻子对他说“你踏实地在那里工作吧,家里有我呢。”任民爱只有每天和妻子通电话,了解父亲的病情。
一个多月后,他回家看望还在医院治疗的父亲,昔日健谈的父亲已经变得口齿混沌,健硕的脚步已经是步履蹒跚,他不由得一阵心酸。但是,当他把全部援建项目竣工交验给平武县政府的一瞬,他觉得,自己和家人的付出没有白费。
唐山人把不讲代价、只讲奉献的精神带到了灾区,帮助灾区人民重建了家园。
智者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财富。”任民爱知道,援建就是他这两年来最合宜的位置,通过他的努力,为灾区人民尽了力,真的能让他的心灵安静而丰富起来,这真的是一笔人生财富。
刁中华是唐山建设集团到南坝援建的14名管理人员之一,他是200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唐山建设集团的。从公司承接援建南坝,他只回过一次家,这一次又是7个月了。
唐山建设集团这次承担了援建南坝的几项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滨河路建设。
刁中华说,为了拓展路幅,施工中只能在河滩上做文章。河滩基础本来不错,但当地人过去习惯挖河滩沙石建房,本来平坦的河滩变得百孔千疮,再加上前期处理地震中的建筑废墟,河滩简直就成了垃圾场了,而建设就是在这样一块废弃地上展开的。原计划路基回填为28万方土,但施工中发现河滩上垃圾遍地,待终于清理干净,河滩便成了坑坑洼洼的盆地,回填增加五、六米厚是常事,有的地方增加七、八米厚度,可为保质量,必须这样做。
南方多雨,南坝的雨更多,下了雨,土方压不实,就得等天晴。可工期很紧,施工就在雨的间隙抢出来了。
土方压实了,还要回填沙石,当地的沙石松散,又不成型,有时就不得不用沙灰代替,路基是结实了,可成本太高了。
刁中华说,他是石家庄人,来唐山建设集团5年了,做过5个工程,这一次是最艰苦的。泥里水里,每天在工地不低于12小时。好在工程很顺利,滨河路已被当地政府命名为“唐山大道”,自己的付出也算值了。
28岁的大小伙子了,处了对象,结婚的事还没有设想,一张消瘦的脸透着真诚与智慧。高怀生是唐山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的副站长,连续5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安监员。
高怀生是2008年4月15日受唐山市建设局派遣,来到南坝,参加唐山市援建平武县南坝镇灾后重建的。他在南坝是在前线指挥部担任援建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转业军人、领导干部,他正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和前线指挥长及全体施工人员一样,克服施工条件差、潮湿溽热的气候、灼日暴晒的恶劣生活环境等困难,冒着余震的危险,始终怀着感恩之心,以只争朝夕、无私奉献的精神忘我工作。
在自己分管的实际工作中,他一是狠抓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建设,起草印发了《援建工程安全产生监督管理制度》《援建工程安全生产备案制度》《援建工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5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援建工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其次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援建工程具有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等特点,为了保证援建工程的施工安全,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采取了日巡查、周调度,月评比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形式,共监管施工现场13个,组织安全生产调度会议20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6次,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23份,停工整改通知书6份,消除一般安全隐患167项,其中重大安全隐患5项,确保了援建工程施工的生产安全。
通过监督管理,唐山市监管的南坝小学工程在省建设厅组织的安全联查评比中,获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第一名,共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11项。
三是在监督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了服务意识,深入施工现场为援建施工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出谋划策,到施工现场为施工企业组织安全培训等,受到了企业的好评。
韩启文是代表市审计局在唐山援建南坝前线指挥部的唯一成员,也是指挥部中年龄最大的成员。1952年生人,几十年的审计实践,让他对业务了然于胸,而南坝特殊的现实环境,却让他叫苦不迭。
就说生活吧,指挥部和施工人员都是统一住的木板房,这木板房看着整齐,可当初选择的只是空闲地,虽说也做了防水,但房子里的潮湿却无法解决。最初的几个月,水、电都不通,全体援建员工都是统一用水,每人每天半盆水,那是夏天,一动就是一身汗,半盆水使一天,水不脏身,可都不是水味了,有人说“一盆水里半盆汗”,衣服脏了就挂起来,没有换得从头再穿,要想洗衣服就在雨天拿出来去淋。但也得注意留一件,不然那雨几天不停,你也就没穿的了。
还有就是四川人喜欢吃辣,大约是去湿气,理论上是人体需要,可咱这些吃惯北方食品的,吃了辣东西,最常见的反应就是腹泻,指挥部加上这片施工队,就一个厕所,真腹泻了,笑话就多了。
再有就是蚊虫的叮咬,一年四季都得防着,用什么药都不顶事。刚来那会儿,只知道热,都穿了短裤,这个可让蚊虫找到机会了,不知不觉就能让你起一身疙瘩,那种难受没法说。进厕所更是冒险,不叮上两个包那就是幸运了。
韩启文负责援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两年里,账目清晰,手续完备,这让他感觉很欣慰。只是这一身已说不清是蚊虫叮咬还是过敏的红包让他实在难受。“等回家,喝上几天家乡的水就好了。”他说,队伍没撤,他不会走。
唐兵和尚飞都是湖北人,他们俩在南坝的身份是葛洲坝集团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南坝监理部监理。平武县境内有数十条河流,而最大的一支就是发源九寨沟雪宝顶的那条涪江了。
涪江在平武县境全长156公里,同时汇入多条支流,然后出江油、绵阳汇入嘉陵江,再随嘉陵江汇入长江。所以平武就成了长江重要的水文监测点了。
唐兵和尚飞在平武工作几年了,与过去不同的,这次他们的监理又加上了南坝旧州新农村建设中的防洪堤及南坝工业区水利工程的监理。因为这两处都是复建、扩建工程,所以工程并不是从正负零做起的,拆除震毁设施和那些未必达标的建筑,就成了建设者面前第一道难题,因为这都是“计划外项目”。唐兵说,他们知道计划外就意味着施工单位人员、成本、工期的增加与延长,可河堤入口年久失修,水毁严重,必须彻底清理才能重建。他说,那里地势狭窄,大型机器运转困难,施工单位只能采用小型机械与人工并举的施工方式,仅这一项“工程量就翻一倍”!
而工程之外,如与当地协调、补偿协议、工程设计变更等等,都要靠唐山援建南坝前线指挥部协调办理。所以唐兵感慨地说:他们可比我们辛苦多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过去是一年保质,现在是终生保质,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唐兵和尚飞一直和施工队住在工地,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结果,就是心里有底,日子踏实。两项工程都顺利竣工也顺利通过验收。唐兵却说:工程质量是既满足了设计要求,也满足了政府、群众的要求,是无愧的优良又爱民的工程。
王赤伟是河北省建设厅投资、唐山前线指挥部代管的平武援建项目的监理员,具体负责的是何家坝、任家坝两座桥和三个镇的给水、排水工程。工程有持续性,开工就不能停,工期又紧,王赤伟到了工地就被“栓”住了,曾创造了坚守工地一年两个月的纪录。
但他是说,自己只是单项监理,工作繁重但简单,较之前线指挥部繁杂万千的工作,他还算是“逍遥派”。由于这几个项目工程施工雇员多是当地农民,没有系统的施工经验,对施工技术和工程要求都很陌生,再者都是本乡本土的,家庭的繁琐事件也多,施工中便更多了一份安全与责任的教育。“自己的工程”的提法,就是当时前线指挥部提出、当地员工很认可的一种激励方法。
因为是为了“自己”,员工们的责任心会更强些,干劲也会更大些,矛盾也会更小些。同时施工中还要很注意保护当地农民的个人利益,比如公建与民建之间的过渡,地方道路的硬化,施工中都尽量弥补,使工程整个既美观又和谐。正是许多小事赢得了党心、民心,王赤伟称唐山的代管“真诚、善良”。这五项工程中,有三项申请了四川省最高建筑奖“天府杯”,王赤伟说,这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亮点。
宋军是一直微笑着听别人说话的,他做监理十几年了。说起自己来南坝的生活与经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感动”。他是负责唐山援建南坝所有“交钥匙”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理,可谓责任重大,他率领的团队有20多人。他说,人多责任就更大,谁都不能出差错,工作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可真的忙起来,不能出差错的就只有工作了。他说刚来时头痛脑热的还说说,后来就没有人说了,为啥?都成了习惯了,吃的不习惯,住的阴潮,工作又紧张繁忙,头不痛的才有病。
监理是全程的,也是全方位的,什么质量问题都得由监理负责,安全、质量、施工、进度,哪儿差了也不行,保工期,施工要昼夜运转,风雨无阻,监理一样也不能少。
宋军说,你甭看我名字里有个军,我还真没当过兵,当然很喜欢,喜欢那种干脆、大气男子汉的方式。这次援建,我觉得就是当兵的生活了。看看南坝这些建筑,高速、高效、美观、大方,哪项不像是部队才能做成的?几十项工程,一次安全事故也没有,全部合格,多一半入选河北省最高建筑奖“安济杯”或四川省最高建筑奖“天府杯”。
侯婷会是南坝镇人,只是她的家不是“街上”,而是离镇中心区几公里外的一个小村里。南坝镇辖古龙、何家坝、文家坝、旧州、通江、冒水头、黄草湾、茅湾、互助、垭头坪、檬子树、建筑、两河、青华等26个村,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侯婷会一家人平时是靠出售沙石维生的,不过她家的建筑材料量小价格也低,南坝震前又是一个没有大工业、大贸易的地方,工农业都很落后,平坦些的地面都少见,建筑物资其实都很原始。
地震后,南坝少有的企业也停了产,山上的地更没有人去收拾了,镇里的青壮年都是靠去外面打工维生的,侯婷会却想得更多些,她留在了镇里,继续经营她的沙石生意。“家总是要建设的”,这是她最真实的想法。当她看到建设新南坝的号角吹响,一批批建设都开进南坝,她“像所有南坝人一样充满了希望”。“那才叫真正的建设呀!”她看到了唐山的建设者怎样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一座座高楼,看到了那些道路、河堤、学校、公建设施,她说这样的建设她帮不上什么忙,但她在建设者身上看到了自己和新南坝的未来。她以个人的名义,陆续向河北省、向唐山市赠送了四面锦旗,她说,不只是她和她的全家,每一个南坝人都会感谢河北、感谢唐山。没有全国人民的支援,灾民们渴也渴死、饿也饿死;没有唐山的建设者,南坝人躲过了地震也过不去贫困的坎儿!
在唐山前线指挥部,确实有许多村民自发赠送的锦旗。有的写着“尽职责心系百姓,共兴建和谐家园”,有的写着“修桥铺路心系灾区,鼎力相助鱼水情深”,有的写着“无私援建显真情,深情厚谊永铭记”,还有的写着“感谢唐山,感谢河北,我们永远铭记您”……
侯婷会写的是什么,没有人问,她也没说。
周官本是江油市人,江油是绵阳的一个县级市,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乡。周官本是江油人,却不是诗人,以他自己的说法,这一辈子没有写过什么诗给别人看过,更不要说在公开刊物发表什么文字了。
周官本1960年从重庆师专毕业,被分配到了绵阳市,又从绵阳市分配到了平武县、南坝中学,他这一待就是50年。南坝中学是1958年建立的,周老师来的时候,学校正在扩建,急需师资,周老师虽说刚毕业,教学经验不足,学的又是地理,可学校需要他教什么课程,他都不遗余力去学习、传授。几年下来,他自认为“是个不赖的老师了”。
周老师在南坝生活了50年,教中学也教过小学,他是1995年才从南坝中学退休的。如今,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了。说起他为什么留在南坝,周老师说,江油是前厅,平武县城是后花园,南坝才是中堂,这也许就是爱的一种表达吧。
但周老师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意。汶川大地震,周教师一家人所幸没有受到伤害,但家里的房屋、财产都毁了。他说自己养了五个女儿,一生的心血都花在她们身上了,自己工资又低,没留下什么积蓄,好不容易女儿们都出了阁,日子刚好了些,又赶上地震了,他又一无所有了。
当然,一无所有的不仅是他家,整个南坝镇几乎是夷为平地。周老师住在南坝街上,他说,他是看着唐山的建设者怎样来到南坝,又是怎样建设南坝的。他没有写诗,只是将心里想的写了出来,送给了唐山的建设者们。那其实是歌颂新南坝、歌颂新南坝建设者的两首新诗。
唐山援建前线指挥长符睿敏看到了,说这不仅是一位老人对唐山建设者的赞美,更是灾区人民对全国人民的感谢呀!这两首诗被收藏在江油关《平武县南坝镇抗震救灾纪念馆》里,向所有来南坝的人们追诉一件往事。
2010年5月12日,平武县南坝镇抗震救灾纪念馆开馆,周官本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被陈列出来,他一天都在馆里,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讲解自己写诗的原因。那一天,老人的诗稿前,成了聚集人们最多的地方……(文字、图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