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从保和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一起。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宋建军 通讯员 檀咏)
18岁,他担任村民兵连副连长,响应国家“备战整军”号召,发动家庭成员组成“全家兵”;
19岁,他告别父老乡亲,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期间多次立功受奖;
50岁,从就任10年的地方县级领导岗位退休后,他放弃高薪聘请,在县军休所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兼老干部支部书记。从此,开始了一场传播爱党、爱国、爱军、爱民精神的“新长征”。
他,就是大钊故乡乐亭县的“红色宣讲志愿者”王从保。
组建老兵报告团
21年军旅生涯,王从保一直从事政工工作。退休之后,他开始思索如何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2000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前夕,由王从保倡导,乐亭县干休所的几位老同志组成报告团,以演讲的形式深入部队、学校开展纪念活动,受到广大官兵和师生的热烈欢迎。
受此鼓舞,王从保与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赵文科、王书文、马勋等8位老同志正式组建了“老兵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报告团成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了“在西双版纳的日子里”“第一次指挥战斗”“参加爆破组”“118高地阻击战”等演讲稿,深入全县各地做巡回报告,引起强烈反响。
为了将老兵们的英勇事迹永久留存,2003年,王从保提议由老兵们撰写回忆录。2004年建军节前夕,一部涵盖50多位老兵英雄事迹的《老兵回忆录》正式出版发行。
挖掘本地“英雄谱”
作为一名老兵,王从保从小敬佩战斗英雄。退休后,搜集英烈事迹,讲述英雄故事,成为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乐亭县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故乡,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先后有2000多名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以及捍卫祖国边疆献出了宝贵生命。2001年,乐亭县委、县政府决定对烈士陵园重新布展,王从保毅然担起策划重任。当时距清明节仅有20余天,时间紧、任务重,他硬是凭着多年历练的老兵作风,连续奋战20个昼夜,在清明节前3天完成了布展任务。
王从保在乐亭县烈士陵园为各界群众进行讲解。
如今,在乐亭县烈士陵园展室内,当年由王从保精心设计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把一切交给党的岳泽普”等烈士事迹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展室开放后的20年间,每遇重大活动,王从保都是亲自担任宣讲员,从未间断。烈士陵园展室也成为全县人民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基地。
为了更加深入地挖掘、宣传本地英雄,王从保历经两个月的时间,翻阅大量档案资料,反复收看中央和地方媒体刊播有关赵先有的英雄事迹,并多次走访其家属和所在部队领导,详细了解先烈生前的鲜活事迹。经过反复推敲,十几次易稿,终于创作完成了歌颂赵先有事迹的乐亭大鼓《一道电光裂长空》。2004年,在河北省军休系统文艺汇演中,这部作品被精简为6分钟的乐亭大鼓书段《王成精神代代传》,并荣获三等奖。此后,县电视台将这一书段精心录制,直到现在还定期播放。“王成式的战斗英雄赵先友”的事迹也因此深深植根于乐亭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
如今,由王从保倾力搜集并整理的《李大钊故乡烈士选编》一书已编撰完成,成为当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又一生动教材。
20年行程数万公里
“心态年轻有活力,富有创新精神。”这是和王从保有过接触的人对他做出的一致评价。
这样的性格特质也体现在他的报告和宣讲上。王从保自幼喜欢家乡曲艺——乐亭大鼓,他将这种曲艺形式运用到作品创作上,让枯燥的宣讲有了生命力。因为形式活泼,引人入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
王从保在乐亭县姜各庄中心小学进行党史教育宣讲。
王从保经常说,作报告、搞宣讲要摆脱“说教式”“灌输式”模式,努力在通俗化、大众化、情感化上下功夫,要让受众愿意听、听得懂。也正因如此,无论国防教育、英雄事迹演讲、道德模范报告还是党史宣讲,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20余年来,王从保在乐亭城乡进行宣讲超过500场次,行程达到数万公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王从保根据受众群体特点,分别以演讲、乐亭大鼓、快板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趣味性宣讲,让党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据了解,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已先后走进学校、农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驻乐部队宣讲32场次,受教育群众超过万余人次。
自2000年王从保从事红色宣讲以来,先后被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评选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被河北省国防委员会评为“国防教育优秀基层宣讲员”;被唐山市精神文明办公室授予“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被唐山军分区授予“国防教育形象大使”“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