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宇在人生的路上,已经走过了57个春秋,他是乐亭县公安局辅警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个。2012年李建宇到派出所当辅警前,他在全县数一数二的大村东石各庄,已经连任了三届村委会主任。从迈入派出所大门那时起,李建宇除了干好日常工作外,喜欢和热衷矛盾纠纷调解。因为成功率高,群众亲切称他为“大老李”,遇到大事难事和棘手的事,群众爱找“大老李”。12年来,李建宇调解矛盾纠纷百余起,因为公平公正,不徇私情,干净利落,件件有板有眼,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
趁热打铁
李建宇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不少经验,其中一条就是“趁热打铁”。他说,矛盾纠纷一露头,就马上介入,解决在萌芽状态。如果双方动手打起来,都受了伤,攀比住院,住上个三五天,一花就是几千、上万元,双方积怨越来越深,尤其是在农村,花钱多了,矛盾深了,结成的恩怨几个月,甚至几年也解决不了。
辖区有个村,村外公路旁有两个东西向并排建设的养殖场,分别养鸡和养牛。建鸡场之初,两个养殖场的场长还是要好的合作伙伴,中途牛场场长跳槽,自己单挑去建牛场,为此两人反目成仇,互不来往,并寻机找别扭。
这样问题就来了,肉牛要出栏,装满车需要从鸡场门前路过。鸡场的场长见机会来了,在场前设障拦截上锁。牛场场长不听这一套,手持钢筋钳将锁和铁链掐断,并扔在路旁,以宣示“主权”,扬长而去。鸡场场长见状如被火上浇油,准备大打出手。
李建宇闻讯赶到村里,趁热打铁,将剑拔弩张的两位场长叫到一起,从世代在一块土地上生产生活,你帮我、我帮你,亲如一家,谈到合作办场,彻夜长谈;从散伙另立门户,心生怨恨,谈到冲动交手,将两败俱伤,成本高昂,甚至毁了两个家。李建宇字字珠玑,入心入脑,见两人回心转意,他握紧两人的手,深情地说:“不计前嫌,还是好兄弟、好邻居。”从此,两位场长重归于好,互相帮助,事业兴旺,村里人也称赞李建宇办了一件大好事。
明理释法
某村的张大妈和李大婶互为邻居,多年来相处亲如姐妹,没生过气、红过脸。去年暑期刚过,张大妈架上的瓠子秧结了一个瓠子,一天下午,她把瓠子摘下了送给了李大婶,让她尝尝鲜。李大婶很是高兴,晚上她用瓠子做了面条汤。李大叔卖肉在外边吃饭没有回来,她独自一人吃得很是香甜。谁承想,晚间李大婶犯起病来,连拉带吐,起初是觉得吃多了,闹起肠胃炎,吃了点药不顶事,折腾了一夜,第二天上午就去世,并当日火化。
几天过后,村里人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说瓠子有两种,带苦味的有毒,吃了会毒死人。李大叔确实也听人说过,特别是知道老伴昨晚吃了邻居送来的瓠子后,于是火冒三丈,怀疑老伴的死亡,与瓠子脱不了干系。于是堵着邻居张大妈门口大骂,想讨说法,并放上磨刀石磨起杀猪刀来。
事态严重,人命关天。李建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凭借学习民法知识和处理此类纠纷的经验,找到李大叔明理释法,明确指出,如果怀疑老伴是瓠子中毒死亡,可以搜集证据通过向法院诉讼讨说法。即使是瓠子中毒,从邻居多年相处很好来看,应该排除主观故意。在气头上采取极端行为,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李大叔听了李建宇的一席话觉得很在理,两个出嫁的女儿也对父亲好言相劝,李大叔收起了磨刀石,并与张家签订了和好协议,并承诺不诉讼。
一起有可能民转刑的矛盾纠纷就这样化解了,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小事不小
辖区某村有一对后结合的夫妻,女方带来的一个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但八字没见一撇,父母都很着急。一天,他的父亲王某对村里的人说,谁能给我儿子说上媳妇,我奖励一万元。
也许是因为奖励的钱不少,村里一个妇女真的给王某的儿子说成了对象。可不凑巧的就是在这时,王某和老伴离婚了。眼看这一万元钱没了着落,于是这位妇女找到村主任,说钱不到手,这桩婚事可就不好说了,还要讨个说法。李建宇下乡得知这件事后,觉得老王早有承诺,但家庭出现了变故,此时让他掏出一万元来确实有点委屈。这位妇女为给老王的儿子娶媳妇费了不少心,应该有所回报。婚姻对于一个家庭可是大事,不能因为得不到奖励心生怨恨,应该面对现实,一个村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还是多一份体谅,少一份埋怨,成全这桩喜事。还是李建宇有办法,说服了这位妇女,为这起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建宇像一匹老马,在调解矛盾纠纷的漫漫路上不知疲倦。他坦言,每当成功调解一起矛盾纠纷,看到当事人双方如释重负,心中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