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官酒史话:吏部尚书大公子
滦州小镇小酒官--李邦基
饮大金官酒,品华夏历史!今天的《大金官酒史话》,我们聊一聊金国滦州治下榛子镇的监酒李邦基。光绪版《滦州志·卷三·爵秩表上》用了17个字简要介绍了李邦基,请参考下面的图片。上图红框中的主要文字是:“监酒李邦基,元璋之子,太(泰)和四年任榛子镇。”榛子镇是金国滦州治下石城县的一个直属镇,从上边这段话里,“大金官酒”得知:李邦基是李元璋的儿子,在金章宗泰和四年出任榛子镇的监酒官。那么,在介绍李邦基时,《滦州志》为什么要首先抬出他的父亲李元璋呢?李元璋究竟有着什么特别的身份呢?在光绪版《滦州志·卷三·爵秩表上》中,“大金官酒”又找到关于李邦基父亲李元璋的记载。请参看下图。上图红框中的文字如下:“开国侯李元璋,太(泰)和八年授吏部尚书,赐少中大夫、上护军府陇西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有传。”“大金官酒”经查阅史料,大致勾勒出李元璋的身世如下。李元璋,金国滦州马城县(今滦南县)人,字宝臣,约生于金熙宗皇统年间。据《滦州志》记载,“(李元璋)少颖悟,每数千言,一览成诵”,金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中举,任西北路招讨知法。因有政绩,升左三品校法,历任石城县主簿、丰润县丞、山东夏津县令。金章宗泰和年间,吏部考察吏绩时,被山东举荐为吏治贤能第一。金章宗特旨宣问,璋奏正纲纪、近忠直、远邪佞数事,上嘉纳之”。于是提升他为吏部尚书,官至少中大夫、上护军府、陇西郡开国侯,食邑两千户,实封百户,赐紫金鱼袋。李元璋之兄李元道,词赋进士,官至节度判官,祀乡贤。他有四子五孙:长子李邦基,为榛子镇监酒;次子李邦秀,为忠显校尉;三子李邦彦,为平州观察推官;四子李邦献,以文字科出身,授元平滦路副都总管。长孙李纬,官至警使;次孙李缨,官至千户;三孙李纲,任惠州同知;四孙李经,任元帅府镇抚;五孙李绘,任敦武校尉。金章宗泰和四年,李邦基奉滦州节度使之任命,出任榛子镇监酒一职。作为监酒的李邦基是管理榛子镇辖区酿酒业的行政长官,级别相当于县,属州节度使管辖。李邦基在任期间,还写了一首诗,诗云:『舟船络绎接榆关,行李匆匆日往还。篷背秋霜榛子镇,码头春色杏儿山。』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泰和年间榛子镇、杏山一带的繁荣景象。另外,金朝政府能在滦州治下榛子镇设监酒一职,也能充分表明,榛子镇一带在金朝时期农业生产已经很发达了,不仅有大量余粮用来酿酒;而且酿酒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
关键词:历史,文字 |
责任编辑: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