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干部档案造假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根据全国统一安排,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直接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据悉,有的干部甚至能将档案涂改“年轻10岁”。(2月26日现代快报) “干部档案造假”无疑并不是新鲜事。如据记者采访发现,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巡视涉及的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 干部档案造假为何如此严重,为何即便明知有暴露和被查处的风险,却依然要冒险“洗档案”?无非“权”与“利”的诱惑。改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早日上位或推迟离位,争得“帽子”、占住“位子”,因为“帽子”、“位子”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 同时,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干部档案造假大多是“高度容忍”,在对档案造假者的处理上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处理手段过软,追责过于“和蔼”,也是档案造假频发的重要原因。据相关通报,年龄造假的黄梅芳仅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违规获取公务员身份的钟立,处分则是免去副院长职务。即便是著名的造假骗官干部王亚丽,也是因为职务侵占、行贿才被判刑。 档案造假往往都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它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导,甚至涉及干部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处理起来受到的各方掣肘,难度可以想见。要对症下药,防止档案造假事件的发生的关键在于落实档案管理责任,对档案造假行为一查到底,对参与造假的所有人员实施最严厉惩处,形成威慑。凡涉及造假的干部不论职位大小、在职与否都要敢于对其说“不”,敢于严肃处理到位,唯有如此,方能让“以身试法者”怯步。(剑雪封侯) |
关键词:干部,档案,造假 |
责任编辑:金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