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唐山市康复村里爱心满
1月27日,唐山市康复村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来自国网冀北唐山供电公司的志愿者们不仅给村民们送来了年货,还帮他们挂灯笼、贴春联、擦玻璃、整理院落。在大红灯笼的照映下,37位坐在轮椅上的村民脸上写满了幸福。 唐山康复村其实是一个居民小区,位于唐山市路南区文化后北街,这里生活着25个特殊的家庭,居民年龄最大的66岁,最小的49岁,平时生活全靠轮椅代步。 看着红红的对联,村主任梁治华回忆说,38年前,他们在唐山大地震中死里逃生,却不幸截瘫。一些无人照顾的截瘫人员住进了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大家常聚在一起聊天、做康复训练。久而久之,超乎寻常的好感在一些人心中慢慢萌生,他们希望两个人相互扶持走完余生。1988年,唐山市政府出资加上募集的资金共120万余元兴建了康复村。1992年开春,地震截瘫幸存者组成25个家庭,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 从那时起,冀北唐山供电公司便与村民结成帮扶对子,成立了共产党员服务队,帮助他们重拾信心、重归社会。 “22年来,帮扶从未间断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双残夫妇刘印江、王晓惠说。 “我不仅用上了电脑,而且还会使用微博了。”王晓惠告诉记者,前几天刚刚学会了网购,买的第一件商品是洗发水。为方便康复村村民交流、沟通、生活,共产党员服务队不仅教他们打字、上网,还为他们送去了电脑,接通了宽带,开通了微博。现在村民们不仅会发电子邮件、聊QQ、看新闻、网购,就连时下较为热门的微博他们也会用。 村民李建设回忆说,过去,康复村村民的生活并不是很宽裕,经济来源主要是工伤补贴和民政局发放的救济补贴。低收入加上身体的不便及失去亲人的伤痛,进村伊始,这些村民基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在附近的市场买点菜,购点生活用品,很少与外界交流。 把米面油送到每户后,唐山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福义告诉记者,志愿者通过多次组织活动,逐渐开启了村民们封闭已久的心窗。村民们的思想也跟着开始活跃起来,想着尽自己所能地挣点钱补贴家用,有买电动三轮车出去拉活儿的,有摆摊刻图章、修锁配钥匙的,村民们融入到社会发展中。 从康复村采访结束,记者走在村里干净平整的砖道上,感受着25户村民的喜悦。房前屋后,白墙红瓦,灯笼高挂,听闻村民们传来爽朗的笑语声,看着村民们时刻流露在外的幸福感,不禁为这些不幸截瘫却又庆幸得到帮助的人们感到由衷高兴。 |
关键词:唐山,康复村,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