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激荡20年:玻璃瓶里的竞争(图)
图表数据依据公开资料整理。制图/郑思琦 [内容简要]:1994年,中国正式举办了第一次公务员考试。从最初的不温不火,到现在的异常火热,公务员考试20年,与中国社会变化的20年脉络紧密吻合。 2004年-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统计 2004年到2014年,参加公务员国考的人数一路飙升。公务员考试从1994年开始,在“国退民进”的大潮下,前十年,报考者并不多;而当风向转为“国进民退”,人们发现公务员成为稳定、性价比最高的职业,2003年又迎来大学扩招后的首批毕业生,从那年起,公务员报考人数几乎年年突破新高。 面试场地外,一位身着正装、戴眼镜的男子,双手颤抖地拿着手机,拨通后眼泪“哗”一下就下来了。 这是一张传播度很广的照片,参加“国考”多年的男子终于通过面试,在考场外向家人报喜,喜极而泣。这样的场面每年都有。 有媒体曾报道过一位考生,从2003年本科毕业开始,此后每年都参加“国考”,一心想成为国家公务员。数年时间里,几乎放弃了一切社交活动,下班回家就钻进考试教辅里。 这些情况在如今的“公务员热”里并不是孤例。仅从人事部每年公布的招考数据来看,就知道当下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有多火。 “玻璃瓶里的竞争” 1988年,在航天工业部工作了十多年的程连昌接到一纸调令,从副部长的岗位调至国家人事部领导筹备小组。国家要正式启动人事制度改革,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从50年代开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录入主要有四种方式:国家统一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国家组织调配安置退役军人、从社会上有计划地吸收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通过“顶替”“内招”等形式从现有干部子弟中招收人员。 程连昌将这些方式称为“推荐、递条子、介绍、转入”的老模式,“谁要想进,谁就找人,谁就推荐”,岗位上几乎都是关系户,“各部门的人事极为混乱”。结果是各部门想招的人招不到,不想要的人硬往里头塞。 邓小平将这样的录入方式称为“不合时宜的人事制度”,“要勇于改革”。 1988年5月,全国人大[微博]正式通过成立国家人事部(2008年,人事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并,简称“人社部”)。程连昌被任命为人事部常务副部长,兼任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行领导小组组长。198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在国家审计署、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工商管理局、环保局、建材局等6个国家部门及深圳、哈尔滨两座城市展开试点。当时叫做“国家工作人员录用考试”,是如今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前身,既有人事部组织多个部门的联合招考,也有各个部门单独招考。 对于公开招考这样的变化,一些部门有抵触,程连昌的推行团队感到了阻力,需要反复权衡。试点4年后,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确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都要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一年后,人事部下发《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凡进必考”成为了录用原则,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这意味着今后无论进入哪一级国家行政机关,都需要参加考试。 当年8月,人事部组织了国务院办公厅、建设部、国家计委等30个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招考,以此来带动全国。这是当今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的开端,由人事部组织“国考”的传统延续至今。 随后两年,各省陆续出台《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由省、市、县、乡各自组织招考,也有各系统、各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的。直到2005年《公务员法》出台前后,各地才相继组织省、市、县、乡四级联考,即为今天人们熟知的“省考”。 最初的公务员范围确立在国家行政机关除工勤人员外的工作人员,法检系统并不在内,该系统是通过司法考试招录人员,公安系统虽被划归到了公务员范畴,但不参加公务员招考,是由警察院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分配。2000年以后,公安和法检系统才开始陆续纳入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 由人事部组织的“国考”及各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组织的“省考”逐渐成为当下公务员考试的主体内容,被形象地称为“玻璃瓶里的竞争”。 滚烫的十年 时下临近毕业的学生中流行一句话:不经历“国考”,人生不完整。 在2003年之前,是没有这样的“口号”的。“国考”一开始就是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社会在职人员和应届毕业生均可报考,从1995年“国考”(注:1994年年底参加的考试)到2002年“国考”,无论是社会在职人员还是应届毕业生,人数都比较稳定,报考总人数不到5万。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2003年正是首批毕业生的就业年,2003年“国考”的报名人数为6万余人,超过前几年的总和。 此后,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国考”的报考人数也一路上扬,“国考”热再也没有降过温。高校毕业生从2003年的212万人增长到了2013年的699万,超过3.2倍。与此同时,“国考”人数从2003年的6万余人增长到了今年的152万人,超过25倍。 分析十年来的数据,不难看出两者的人数增长呈正比关系。有专家表示,高校扩招导致的求职难是造成“国考”人数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国考”,地方公务员考试热并不完全与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激增同步。公务员开考的数年时间里,许多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和“国考”不同,是不对应届毕业生开放的。工作年限的要求将许多应届毕业生挡在了门外,地方“公考”的考录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比较稳定。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地方“公考”较高的门槛,助推了“国考热”。 随着就业市场的日渐吃紧,人事部下发《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地“公考”开始降低门槛,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山东、河南这样的公务员报考大省的热度就是这样起来的。2005年,山东省取消了对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报考的条件限制,当年的考录比为55.8:1,是前一年的两倍多,应届毕业生开始成为“公考”的主力。 从2002年开始,“国进民退”便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被频频提及的现象,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变得艰难。2008年的金融危机,波及许多中小企业,原来受人青睐的外企大规模裁员,变得不稳定,公务员的优越性更加突显。越来越多的社会在职人员也投入到“公考”大军中。 在“滚烫”的“公考”中,北京、上海相比起来就不那么火。2009年以前,应届毕业生只能参加北京市公务员资格考试,而非职位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后,再去参加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的考试。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北京都是这样分流报考人的,加上对于社会在职人员较高的报考要求,北京的“公考”考录比一直维持在十几比一。 北京、上海这样的“常温”报考城市毕竟是少数,很难掩盖住全国各省的“高温”。据《中国周刊》记者统计,全国31省(除港澳台)2013年“省考”的报名人数达460多万人,而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99万。 |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