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唐山人物之残疾青年杨星
推荐理由: 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依赖别人的照顾,但在杨星看来,身体上的残疾从来没有成为他软弱的借口,相反,从16岁开始,杨星就在想自己能够为和他一样的残疾朋友做些什么,到现在他的公益行动已经实践了7年。从最初的创办爱心网站、成立星愿志愿者组织,到后来参加助学、助残、助老等公益活动,到今年5月创办爱心学校,让残疾孩子免费读书,杨星的公益行动让我们一次次感动、震撼。现在,他有了自己的爱心学校,让残疾孩子免费读书。对自己多年来的公益行为,杨星这样总结:做公益对我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重要,如果哪年没做几件事去帮别人,我就觉得不踏实。 事迹回放: 2007年3月,本报报道了脑瘫患者杨星自学电脑创办爱心网站的事迹,这篇报道让杨星开始走进公众的视野。由于患有先天性脑瘫,杨星双腿无法行走,双手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灵活自如。从小杨星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也不能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去学校读书。由于身体条件不允许,杨星只能靠请家教来学习知识。 12岁时,他接触到了电脑,从此开启了生活的另一扇窗。在自学了部分电脑策划和编程知识后,杨星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创办一家爱心网站,帮助那些和他一样的残疾人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没有接受过专业电脑知识训练的杨星,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创办起爱心网站,还开通了爱心博客。这成为杨星公益行动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7年里,杨星在公益路上一步步走得更稳。 杨星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其中有一位是河北联合大学的老师,他号召学生们帮助这个残疾少年,并且提议成立了星愿志愿者团队。从2007年到现在,在杨星的带领下,星愿志愿者们的公益行动一直都在进行着。2008年汶川地震,杨星带领志愿者们为灾区捐款,2009年12月,杨星为山区孩子捐赠3500本图书;2010年8月,杨星办免费学习班助残疾少年圆梦;2013年1月,杨星驱车百里为丰南贫困家庭送年货。除此之外,在每年的唐山大地震纪念日,杨星都要到康复院看望那些在地震中截瘫的老人,每年都会定期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书。 2013年4月,杨星的公益行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他决定着手创立爱心学校,让残疾孩子免费到他的学校上学。为了凑钱建学校,杨星和妻子商量,卖掉了婚房。没有了房子,杨星和怀孕的妻子就住在他们开设的培训班。杨星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出发,细心设计着学校各项设施的一点一滴,为残疾孩子考虑周全。7月初,爱心学校里各项设施都已经准备好,学校到7月中旬就能开课了。按照招生标准,开学初,杨星招收到两个残疾孩子。除了教授两个孩子文化知识,杨星还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经历,让孩子们自立自强。 人物回访: 12月5日,记者再次来到杨星的爱心学校。现在,学校已接收4位残疾学生,两个男孩,两个女孩。爱心学校的招生一直都在继续,杨星希望有更多残疾孩子来到学校。学校内的各项设施已经基本完备,残疾孩子们由专门一位老师负责。 走廊上比开学时多了一条防滑的橡胶地毯,这是为残疾孩子练习走路安上的。走廊的墙壁上,印满了孩子们的小手印。不到8时,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学校,一直到下午5时接走。中间的一整天,4个孩子的学习、生活都由学校老师照料。 杨星告诉记者,这里的孩子们有两个妈妈。刚刚来学校一个多月的李鋆泽说,她的两个妈妈一个在家里照顾她,一个在学校照顾她。每天上午,老师给孩子们讲语文、数学,下午就给孩子们安排轻松一些的课程,让爱心志愿者们和他们做些小游戏。负责照看孩子们的陈老师说,“孩子们刚来的时候一点基础都没有,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掌握一些简单的拼音和算数了。虽然他们的学习能力比正常孩子差一些,但很享受学习的乐趣,进步也很快。” 孩子们在知识上的进步让杨星欣慰,但让他更为感动的是,孩子们在心态上的悄然变化。“他们刚来时,很怕生,也不愿意多说话,对外面的世界有抵触。尤其是后来来的小女孩,只要说到残疾人这类的字眼,她就会哭,心理很脆弱。但是现在她已经能正视自己的特殊,承认自己并且接受自己,这对他们来说更重要。” 12月3日是国际助残日,在这一天到来之际,杨星带着4个孩子来到了凤凰山公园,让许久没有户外活动的孩子们参与游戏,开开心心地度过了这一特殊节日。一个上午,公园里充满了孩子和志愿者们的欢笑。虽然孩子们的身体诸多不便,但他们还是力所能及的参与到游戏中。踢毽子、丢沙包、猜成语、跳房子,这些游戏不但将现场的志愿者们带回童年时代,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不曾有过的童年快乐。 杨星告诉记者,举办这个活动,是为了给残疾孩子们补上童年没有游戏的缺憾。“残疾孩子由于身体不便,小时候只能在家中度过,面对着墙壁和家具,很少有机会出去玩玩。我举办这个活动,让孩子们体会一下户外游戏的快乐。有些环节他们也能参与其中,这会给他们带来更多快乐和自信。” 虽然只有24岁,但杨星表现出的沉稳、睿智让人对这个敢于白手起家去创业的残疾青年十分佩服。从租房办培训班,到建立爱心学校,杨星在事业上也一直在进步。现在的杨星已经成熟了许多,不再是最初那个创办爱心网站的青涩少年,只是那颗公益之心一如既往。杨星告诉记者,在下一个人生阶段,他仍然会继续他的公益之路。 报道影响: 对每一个残疾孩子家长来说,能让孩子有一个读书的地方特别难得。因此,本报第一次报道杨星即将建起爱心学校时,就有多位家长打电话来咨询,期待能让孩子入学。等到学校建成、开始招生的报道发出后,家长们更是在第一时间到杨星的爱心学校去参观。现在,杨星的爱心学校已经有4为残疾孩子入学,除了有学校老师的教导和照顾,还有许多爱心志愿者来到学校,给孩子们讲课,带孩子们游戏。 杨星建起爱心学校的事迹鼓舞了很多像他一样的残疾人,让他们找到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同时,也让更多肢体健全的人受到触动,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除了同情和理解,更多了一份敬佩。 社会评价: 学生家长:女儿自从来到爱心学校之后,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单单是知识上的,更重要的是她性格上、心态上的变化。她看到这些和她一样的残疾孩子,跟他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逐渐就消除了自卑感,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也没什么,慢慢就接受自己了。 网友:杨星本人是一个残疾人,但他不但自立自强,还主动去帮助和他一样的残疾人,太了不起了。作为一个肢体健全的健康人,我们更应该好好生活,并努力去帮助别人。 星愿志愿者:来到爱心学校志愿服务,在帮助孩子们的同时,我自己的内心也受到触动。我被孩子们感动着,也被杨星感动着,在另一个角度看来,其实是他们帮助了我,让我的心灵一点点强大。 |
关键词:感动唐山,残疾,爱心,志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