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员工轻点鼠标,各种设备状态一目了然。马超 摄
长城网记者 杜宇昕 通讯员 马超 赵亚宁
“十三五”以来,科研人员通过攻关试验油井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压裂工程数据库,以感知、互联、数据融合为基础,实现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智能诊断、自动处置、智能优化”的油田业务新模式,切实把数字化、智能化优势转化为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效能。
冀东油田科研人员不断攻关油井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生产参数远程调整。“十三五”以来,油田采油系统信息化建设以A5、A11数据库系统建设为主体,集合地面设备、井筒工具信息及生产数据、运行参数实时采集的大数据运行体系。结合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攻关试验了油井智能控制技术,以油井实时运行动载和供液能力为基础,通过单井智能分析系统,实时调整运行状态与运行参数。
如今,冀东油田油井智能控制技术不仅实现了油井单井闭环控制技术,并通过与现有A5、A11等数据库链接,在示范区搭建起机采井基于生产能耗数据的自动化管控平台,降低了人为调参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区生产作业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油井智能控制装置可以根据油井产液变化及地面示功图等参数实时调整油井生产参数,系统效率提高5.4个百分点;试验区油井智能控制装置代替了传统的变频控制柜,不仅实现了低产液井的超低频次运转,而且该装置能够适用于常规电机、高转差电机以及多速电机等各类油田在用电机。2018至2020年,油井智能控制技术完成了三个示范平台共计43口油井的智能建设。
科研人员开发压裂工程数据库,辅助压裂决策。压裂数据是用高实施成本换来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料,科研人员通过建立压裂工程数据库,基本实现压裂过程基础数据、施工作业以及效果评价的全过程规范管理,流程E化率100%,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提供行之有效的共享工作平台,辅助压裂决策,满足相关业务人员的应用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冀东油田压裂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有效推动公司数字化转型。
随着钻井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冀东油田钻井数据库也由建设最初的单机版优化升级为现在的网络版,为了更好的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科学合理的利用已钻井信息服务油田,对钻井工程数据库进行了升级改造,制定了数据录入规范和制度,并对已有的4092口老井数据进行了结构化处理,实现了钻井数据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针对钻完井现场采集混乱,数据采集管理办法不完善,采集标准不健全问题,科研人员与数据采集主体单位形成协调和通报机制,主导编写《综合数据采集与验收规范》,使数据采集规范化,数据采集质量明显提升;建设并推广应用钻井资料网上验收系统,大大提高了钻井资料审核验收效率和质量,单井缩短资料验收环节3天时间,实现了数据的标准化采集。
此外,依托国家示范工程,冀东油田完成了井筒力学仿真平台的软、硬件建设,丰富了钻井复杂井井筒多约束条件、非定常流动等工况下多相流流动分析与钻柱力学分析研究手段,经过多年学习与经验积累,建成一只小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化技术团队,已自主开展了多项攻关研究。建立典型深斜井仿真数据库,编制不同区块目的层、不同井型的井眼延伸标准化图版,国内首次实现钻井设计和现场施工的快速应用。云平台、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油气主业紧密融合,冀东油田全力打造智能化油田,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