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晚,历时11天的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在唐山完美落幕。艺术节期间,来自东北三省、京津冀的16个评剧院团演出了16台风格各异、格调高雅、艺术精湛的精彩剧目。
“观赏、普及、传承。”说起评剧节的意义,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侯西岭以简单的6字概括。他认为,历届中国评剧艺术节精品迭出、名角荟萃、观众云集,这不仅仅是评剧剧种独特艺术魅力的显现,更是艺术家和广大观众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共同精神需求的集中体现。
唐山,评剧的福地
9月11日晚,唐山大剧院座无虚席,改编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同名原著、由评剧名家曾昭娟领衔主演的评剧《红高粱》在这里上演。
演出结束后,主演曾昭娟动情地说,唐山是评剧的福地,因为这里有了中国评剧艺术节,它不仅让评剧传统剧目得以传承,更为评剧艺术的创新融合搭建了平台。
“评剧节真正成了评剧保护的平台、传承的载体和评剧艺术发展的龙头。”正如曾昭娟所言,作为评剧的发源地,自2000年以来,唐山市已经以东道主的身份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共展演了来自全国40余个院团的230多台剧目,这些剧目既有《花为媒》等经典剧目在原剧基础上的加工复排,又有《八女投江》等展现爱国情怀的主旋律现代戏,更有《城邦恩仇》吸收借鉴国外戏剧的创新等,逐步形成了评剧剧目的多元化创作之路,为评剧艺术宝库积累了众多雅俗共赏的经典剧目。
赋予传统题材以时代意义,为历史故事、传奇人物注入新的灵魂。在本届评剧节开幕式上,唐山评剧团新编历史评剧《乐亭县令》反响强烈。该剧取材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乐亭县令于成龙治理滦河的感人故事。于成龙的扮演者、著名评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张俊玲说:“演出中观众掌声不断,这不仅仅是对我们演员艺术表现力的肯定,更是对于成龙这个人物形象所输出的价值观念的精神共鸣。”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唐山评剧票友张学雪这几天一直沉浸在兴奋之中。平时最喜欢唱上几句《刘巧儿》的她见到了自己的偶像“赵柱儿”——评剧一代宗师、张派艺术创始人张德福。在9月10日举办的评剧艺术研讨会上,张德福以“预见未来,不负韶华”为主题作了精彩的艺术讲座。
评剧艺术研讨会是中国评剧艺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促进了流派艺术、导演艺术、剧本创作、音乐和唱腔设计等多方面的交流,厘清了评剧在新时期进一步传承、发展的方向,为评剧的振兴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德福表示,弘扬评剧传统文化,培育评剧艺术新人,是功在千秋的事业,评剧艺术研讨会为此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自2001年第二届评剧艺术节“首届中国评剧票友大赛”鸣金开赛,“十大评剧名票”“十大优秀评剧票友”脱颖而出,此后,票友大赛连续举办7届,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的票友经层层选拔后,近千名佼佼者先后逐鹿唐山,问鼎名票。
在此基础上,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推出创新举措,举办民间班社折子戏交流演出,为业余评剧演员搭建全方位展示才华的舞台。本次活动共有来自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9个评剧班社,演出了21台评剧优秀传统剧目经典折子戏或新编小戏。
群众之所爱,政府之所为
有专家曾形象地指出,评剧即“平剧”;作为平民剧种,评剧的根在民间。
“在唐山,张嘴就能唱上两嗓的评剧票友就有上万人,能上台演上几出折子戏的也有两三千人。”唐山市群艺馆负责人介绍说,现在唐山市由评剧爱好者自发组建的民间评剧团已达到100多家。
群众之所爱,政府之所为。唐山市举办评剧艺术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前十届评剧艺术节仅市级财政安排专项办节资金就达2200余万元。同时,唐山市还扶持全市评剧院团整理、改编、新创剧目50余台,恢复排演优秀传统折子戏上百出,培养青年表演人才100余人,演出超过400场,直接惠及群众60余万人。
5月中旬起,唐山市“千场评剧经典影片放映”活动便拉开帷幕,作为本届评剧节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主办方组织评剧经典影片在全市社区、广场和农村进行演出,传播评剧文化,烘托评剧艺术节氛围。
评剧艺术节期间,该市还利用“互联网+”模式,将优秀剧目通过互联网进行数字化传播,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
另据了解,本届评剧艺术节结束后,唐山市还将组织优秀评剧剧目赴京津冀“公共文化示范走廊”发展联盟的相关市(区)进行展演,发挥艺术节后续效应,扩大艺术节影响范围,持续文化惠民,彰显评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巨大影响力,助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汤润清 李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