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直购电交易4倍扩容降低电价 每度电省2分钱
市场选择 能源地区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资源就地转化能力的竞争,而非简单的原煤销售——在此前,这些竞争多集中于煤化工领域,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煤电、以及与电力相应的各种高耗能、高用电产业的竞争愈发明显。“真正深刻的变化是,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榆林市发改委的官员说:“过去的市场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大家都能赚钱,而现在,是企业生与死的问题。” 他说,现在想办法首先是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对这一轮的经济调整,要认识到其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后可能不太会有过去那种好日子了,“谁能在这一轮调整中获得更好的工业竞争力,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 随之而来的逻辑,是如何降低用电成本,按照陕西省官员此前的说法,他们希望在陕西形成一个“低电价区”,而相应的“一揽子政策”可能将包括支持企业、园区发展内部自备电厂、推行直购电交易和开展发电权交易等。 这其中,贯穿市场机制理念的直购电交易被当地寄予厚望。“榆林要发展载能工业,竞争力就在于低电价——如果榆林本地有这么多的煤,这么多的电厂,工业企业仍然享受不到低电价,那么我们认为这是体制的问题。”榆林市市长陆治原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 2012年陕西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直购电的相关建议后,西北电监局迅速与陕西省政府方面进行沟通,当时西北电监局建议陕西省政府尽快协调出台输配电价,之后形成直购电试点方案上报电监会,积极探索直购电试点工作。 之后,随着全国直购电交易逐步放开,陕西的试点开始按部就班进入正常轨道。而随着试点的推进,当地发现,一些企业的受益甚至已经不限于电价成本本身,比如在当地的省属国企陕煤化工,其下属公司黄陵矿业公司和煤矸石发电公司分别进入了今年上半年的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名单。 数据显示,黄陵矿业公司2014年生产煤炭1678万吨、焦炭209万吨、化产30万吨,企业生产仅用电量一项就达到2.6亿度,而煤矸石发电公司作为其实施循环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300MW煤矸石发电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到40亿度。据陕煤化工分析称,二者同时作为购电方和供电方成功入选电力直接交易企业,显著降低了公司用电成本,大大缓解经营管理压力。 直购电交易会鼓励上马高耗能产业,不利于节能减排”曾是以往阻碍直购电交易的重要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陕西的试点中,并未就产业门类对此提出严苛要求,榆林市的官员说,“我们认为过去那些理由很多都是托词——衡量某个产业应不应该上马,标准首先是市场,背后是它的产业层次、技术含量是不是有竞争力,而不应该是耗能有多高。陕北是典型的资源、能源富集地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讲,资源的就地转化和发展载能产业应该坚定地走下去。” |
关键词:直购电,扩容,降低电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