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局长详解为何发改委官员成“腐败高危人群”
“从今年查办情况来看,在一批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受贿犯罪案件中,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是特点之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徐进辉,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发布会通报了今年1~9月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查办情况。
“比如,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被搜查发现现金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最大的案件。” “行贿犯罪”立案侦查量增长超三成 徐进辉介绍,今年1~9月全国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有几大特点:“一是查办案件人数进一步上升,办案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1~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7235件、35633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9.9%和5.6%。其中,贪污贿赂5万元以上、挪用公款10万元以上的“大案”,占立案件数的84.7%,与去年同比上升15.3%。 在这3万多人中,县处级以上干部贪污贿赂犯罪“要案”2608人,占立案人数的7.3%。其中,含厅局级以上319人。 “依法反腐”也在加速。今年1~9月,21652名相关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与去年同比上升4.7%。目前,法院已作出判决13437人,其中有罪判决13414人,与去年同比上升5.2%,有罪判决率为99.8%。 “二是部署重点打击行贿犯罪专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1~9月,全国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部门立案侦查行贿犯罪5684件、6500人,与去年同比分别上升38.7%和35.1%。 三是坚持“境内、境外追逃追赃一起抓”。1~9月,共抓获潜逃境内外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502名。 此外,徐进辉提到:“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趋势是系统化、区域化、家族化,特别是犯罪主体从个体向群体演化,所以我们加强了对行业、系统办案经验的总结。” 他举例,今年1~9月,全国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部门共立案查处发生在社会保障、医药卫生、教育科研、农机购置补贴等“民生领域”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5830件、21206人,与去年同比上升7.2%,涉案总金额42.7亿元。 为何发改委官员成“腐败高危人群”? 徐进辉在答记者问中,重点介绍了“一批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受贿犯罪”的案件。 他介绍,截至目前,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11案11人。“其中,发改委国家能源局5人、发改委价格司5人、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1人,分别为: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新能源司司长,核电司司长,电力司副司长,煤炭司副司长,价格司原司长、现任司长、副司长、副巡视员,价格司领导班子多数涉嫌职务犯罪。” 而且,他们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的有6人”。 为何发改委官员成为“腐败高危人群”?徐进辉分析,原因有三: 一是所在部门权力过大、权力集中。被查处的这些人大多既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具体项目的审批者,可以直接决定和掌握许多企业的“利益得失”,想方设法求助于他们的人很多,容易诱发腐败。 二是在管理和监督机制上存在漏洞。“缺乏监管,审批权运转不透明,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三是“收钱办事”成为这些人的潜规则。“大家心照不宣,长期共同受贿,形成窝案串案。” 县处级以上干部“渎职侵权”要案上升28.8% 今年1~9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8386件12109人,件数、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8%和5.0%。 最高检渎职侵权检察厅厅长李文生表示,“立案件数、人数双上升”是今年以来渎职侵权案件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查办大案、要案数量同比均上升。 “今年1~9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重特大案件4898件,同比数量上升5.7%;立案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496人,同比数量上升28.8%。其中,立案查处两名省部级干部渎职犯罪案件,立案查处47名地厅级干部渎职犯罪案件,同比数量上升213.3%。”李文生说。 此外,今年1~9月,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数量同比上升。其中,查办专项资金领域3779人、执法司法领域1783人、“三农”领域1743人、生态环境领域994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408人,为国家、集体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12.57亿元。 比如,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环保局原副局长赵庆利,长期放任200多家没有环评手续的橡胶企业违法排放硫化废气,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最终被法院以滥用职权罪、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4年。
|
关键词:贪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