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3千万人断缴养老保险
-不管在哪儿干,养老保险都应接着算 ——养老保险应尽快消除“空白点”,完善制度适应流动性 中断社保,对劳动者影响不小。 曾经退保的刘思明现在直言后悔,因为他仅仅提取了社保的个人账户部分,企业出钱缴纳的统筹部分一分钱取不出来。第二年他又回到东莞打工,还得重新办理入保手续。“想明白了,只要一直在一个地方打工,断保肯定不合算。” 断保更会导致参保者最终无法按月领取养老金。深圳的王先生曾在武汉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多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来到深圳,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纳10多年后,所在企业关门,王先生养老保险中断。按照国家政策,他在事业单位工作期间应视同缴纳养老保险,但实际办理时难以接续,成为又一个“断点”。这使得王先生过了60岁,却无法领到养老金。 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民工群体。对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来说,以前退保还可以领取个人账户资金,现在既不允许退保,又因为转移接续难等原因容易断保,个人缴纳的钱长时间不能用,相关待遇享受不到。社会保险不仅不能成为农民工的“安全网”,反而成为对农民工群体的剥夺。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在2012年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但“3800万人断保”这一数字,说明社保制度还很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于人口迁移流动的步伐、滞后于城镇化的步伐,这是断保问题在今天凸显的大背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任远表示。在他看来,断保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劳动者认识问题、企业压成本不愿参保的问题,但主要还是在人口流动日趋加快的今天,社保体系地区割裂、城乡割裂、不同群体割裂的状况导致劳动者在流动时被迫断保。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任远认为,这些政策的制定实施将有助于减少断保现象。扩大参保覆盖面,将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消除养老保险的“空白点”。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劳动者在流动时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难题。 如何不让劳动者被动断保?人社部社保所的课题指出,应当有针对性地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一方面加大扩面征缴力度,以人员流动性较强的商贸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为重点,对不给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的行为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应当放开以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这既能使农民工在返乡后以个人身份继续缴纳职工养老保险,又允许非本地户籍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时能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此外,还应尽快出台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衔接政策,对不同地区、不同制度间转移接续时的条件、资金规模、年限认定、待遇标准明确具体规定,真正实现“不管你到哪里干,养老保险接着算”。 延伸阅读 养老保险ABC ●个人账户里的钱能随便花吗? 《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个人账户是职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重要依据。个人账户储存额只能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只有出现职工离退休、职工在职期间死亡或离退休人员死亡等情形时,个人账户才发生支付和支付情况变动。个人账户资金具有强制储蓄性质,属于个人所有,余额可以继承。目前,全国各地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缴满15年就不用再缴费了吗? 《社会保险法》明确,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不足15年的,可以缴费至满15年以按月领取,也可以转入新农保或城居保,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规定最低缴费年限15年,不是说缴满15年就可以不缴费。对职工来说,缴费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只要在用人单位就业,就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费。同时,个人享受基本养老金与个人缴费年限直接相关,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单位不给缴费怎么办? 《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要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社会保险法律意识淡薄,对社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愿承担缴费义务,甚至恶意欠费,直接损害参保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明确,鼓励任何组织、个人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申请划拨社会保险费。 |
关键词:保险,养老,社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