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翠是河北省唐山市芦台经济开发区金翠家庭农场的负责人。这些年,她亲历了她家的农场从小变大,也见证了乡村的巨大变化。以前,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外地来旅游的大巴车开到了村头,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立秋后的傍晚,已有阵阵凉风拂过。王云翠刚刚接待了一批北京来的游客,晚霞映着她脸上的笑容,像是在分享她的喜悦。“这是今天的第三批游客啦!”她轻抹了一下额上的汗珠。
2017年,她开始筹钱承包土地,是开发区较早成立家庭农场的农户。“早就看好农旅结合这个事,咱家农场在各部门的扶持下也发展得挺好,可就是这路不行啊!”王云翠边说边向大门口走去,“再看现在,多好!路修好了,周边这三个村来来往往地再也不用绕路啦!来我们这里旅游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啦!”
“生命线”成了“绊脚石”
王云翠的农场在小韩村。农场门口的这条土路,原是附近村民们世代行走、自行踩踏出来的“生命线”,它连接着村庄与外界,却也成了阻碍村子发展的“绊脚石”。每当雨季来临,道路泥泞不堪,车辆难以通行,村民们不得不绕道数十公里,生活极为不便。
王云翠的感受就更深了,对于她来说,不光是出行困难,发展农场更不容易。收了大米,雨天运不出去,只能等晴天,路面不滑了才能运,可是客户不会等。“那时候真急呀,可是急也没有办法。”王云翠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快过年了,雪刚化,路上泥泞的像被机器翻过一样。同村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来了,扛着行李箱硬是走了十多公里,经过她的农场时,她赶紧让儿子帮忙送回家。
“心头痛”变形“振兴路”
然而,这一切随着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道路硬化工程的实施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1年,芦台经济开发区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将这条村民“心头之痛”的土路列入了重点改造项目,决心彻底改变村民们的出行条件,为乡村振兴铺就坚实的道路基础。
路修好了,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回家做起了生意,有的开起了工厂、有的加入家庭农场的行列。
2022年,当地依托智慧农业,推进家庭农场走上云端,王云翠敏锐地捕捉到了信息,第一个实行稻田认养模式。
家庭农场刚成立的时候,王云翠和丈夫崔树仓跑外地、拉客户,想尽办法让外地人知道芦台的大米好吃、是纯绿色食品。
“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还能这样卖大米,我不用出去、客户不用来,来了就是旅游。”崔树仓看着稻田里的电子“稻草人”——360度全景监控,憨厚地笑了。“现在我们所有的家庭农场都是智慧管理,客户在家就能看到田里的画面。”
从最初的到处拉客户售卖大米,到现在的农旅结合新型家庭农场,王云翠这个“农场主”越做越大。不仅周边的居民,来自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客户,通过手机小程序在认养稻田,节假日来农场吃蔬果、钓螃蟹。
在当地认养稻田的客户可以享受包括住宿等方面好多优惠,有的客户开私家车过来,白天开着车到处逛逛,晚上住在民宿,看星空、听蛙声。村民们也实现了家门口的创业就业,实现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今年我家的认养客户比去年多了一倍,我最开心的就是他们经常来农场度假。现在这路修得四通八达,看着大巴车一辆接一辆地开过来,别提多乐呵了!”王云翠打开了农场大门口的灯,灯光和路上来来往往的车灯交织在一起,点缀着夜晚的乡村。
不仅是王云翠,村民们的生活都发生着变化。村子越来越美,村民的收入越来越多,芦台经济开发区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特色文旅产业。
“你看,我们家庭农场的微信群来消息了,下周要来的客户预约好啦!”王云翠开心地晃着手机,“以后我们还要开展很多文旅活动哪,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啦!”(王桂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