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畔号子响 非遗歌声永流传
拜访冀东地区《渔民号子》亲历者赵贵然
郭文德
冀东湾,位于渤海湾北部,海岸线260.7公里。绵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渔业资源,养育了世代先人,他们以捕鱼为生,每天出海捕鱼要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和惊涛骇浪,渔民们需要团结协作,形成统一的力量和坚定的意志,去实现捕鱼劳作的顺利完成。在常年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捕鱼劳动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渔民号子”。这些“号子”或节奏铿锵有力,或优美抒情,它伴随着“拉大绳”“拉网片”“拉大兜”的整个捕鱼过程,实现了力量和节奏的统一,以及共享丰收喜悦的欢乐情景。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进程,过去那种靠扬帆起航、人力摇橹的捕鱼劳动,已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代替,那些铿锵有力、美妙抒情的“渔歌号子”再也不会回荡在浩瀚的海洋之中,并逐渐消失。
“渔歌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和魂;是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是需要后人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完整挖掘、整理和传承优秀地域文化,使“渔歌号子”再现原声,它是当代音乐工作者进行创作的源泉,是音乐作品民族性的根本保证。
冀东地区“渔歌号子”丰富多彩,但是原汁原味的“渔歌号子”已经成为稀有之物,几近消失,为还原“渔歌”声响历史,需要我们追根溯源,去寻找真正意义的亲历者和实践者。经过多方积极努力,苦尽甘来,终于寻找到当年靠出海捕鱼为生,领唱“渔歌号子”的老艺人,更值得庆幸的是老人家虽以82岁高龄,但身体非常健康,这给我们的登门拜访带来了无比的喜悦。
2023年12月6日携俩弟子,驱车132.5公里,从唐山市出发,沿唐港高速转沿海秦滨高速至昌黎县大蒲河村,相约拜访的昌黎县文化馆馆长李静一行5人和我们在大蒲河村汇合,一同去拜见赵贵然老人。
赵贵然,男,年龄82岁,家住昌黎县大蒲河村,14岁跟随大人出海打鱼,截止到目前赵贵然老人是为数不多的有亲身经历拉网捕鱼的的老人。
12月6日临近上午11时驱车赶到大蒲河村,初见赵贵然老人感觉十分亲切,老人家精神闪烁、身体健康,说起自己的身世侃侃而谈,从小生活在大蒲河村,14岁开始跟随大人们出海捕鱼,学习捕鱼过程中的各项技能“捕鱼、拉大绳、拉网片、拉大兜”等。拉网捕鱼是一项集体劳动,需要统一的力量、分散的力量不能形成统一的节奏,不利于捕鱼劳作的实施,“统一摇橹、统一拉大网、统一拉大绳”,完成这些劳作,跟随船老大的统一号令共同实施集团劳作,这些“号子”不仅仅是统一的劳动节奏和力量,更是长时间枯燥乏味捕鱼过程的调味剂,为渔民们带来欢乐。由于常年跟随大人们出海捕鱼,耳闻目染,加之自己喜欢这种“号子”歌声,逐渐学会了各类“渔歌号子”的演唱。赵贵然老人1958年至1967年在生产队打鱼拉网,前后有9年出海捕鱼经历,像赵贵然老人既有出海捕鱼经历、又能演唱《渔歌号子》的老人在大蒲河村一带已经没有了。
赵贵然老人讲,昌黎沿海一带出海捕鱼,没有渔民出海打鱼的正式仪式,只是有一些民间的忌讳,像“扣碗、扣瓢”,以及一些不吉利的言语等。出海捕鱼一般分为三个劳动过程,按网片的大小分为“拉大绳、拉网片、拉大兜”等。赵贵然老人跟我们边绘声绘色的讲解劳动过程、细节动作,又现场亲身演绎“渔歌号子”歌喉,婉转优美动听,且带有典型昌黎语言特征的“渔歌”,让我们一饱耳福,回味无穷。
“拉大绳”,演唱时节奏由慢到快,由弱至强,船老和渔民一唱一和,上下接腔,节奏一致,步伐统一,形成合力,一起把大绳拉到船上。
“拉网片”,大绳拉上船后,开始撒网捕鱼,每张网片约长50米,网片与网片之间用绳子衔接,在“拉网片”的号子声中,如此反复将鱼拉进网。
“拉大兜”,为将进入网片的鱼迅速拉上岸,渔民们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和力量,由于大兜的网眼较小,鱼多网沉,为不让捕到的鱼跑掉,渔民在兜渔网的时候,要加快出网的速度,此时的渔歌号子开始转换,节奏铿锵有力,拉网速度加快,渔民们在“拉大兜”的渔歌号子声中,齐心协力将大兜鱼兜上岸,以此获得鱼儿大丰收的喜悦。
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了,带着依依不舍之情和赵贵然老人告别,祝福赵贵然老人健康长寿,歌声不老。
这次拜访赵贵然老人,既真实地了解到了捕鱼劳动的全过程,又听到了原汁原味的冀东地区“渔民号子”,可谓是收获满满、硕果累累。这些珍贵的资料,特别是原始声音资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冀东民歌”的活态传承,增添了新的元素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