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新闻发布厅

唐山市召开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宋建军
2023-11-30 15:16:00
分享: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徐倩 摄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1月30日讯(记者 宋建军)今天上午,唐山市召开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全程如下。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唐山市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2023年唐山市勇当改革排头兵,坚持高位推动、强化使命担当,坚决扛起全面深化改革“唐山责任”。

  今天,我们邀请到唐山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市委改革办副主任、三级调研员王西连先生,唐山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梁峻华先生,唐山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韩新平先生,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褚晓东先生。他们将向大家介绍唐山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西连先生介绍今年以来我市改革工作总体情况。

  唐山市委市政府研究室、市委改革办副主任、三级调研员 王西连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大家好!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很高兴向大家介绍唐山市2023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情况。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唐山改革工作的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唐山市聚焦深化全市“12345”总体工作布局,勇当改革排头兵,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唐山篇章提供强大动力。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军在《一呼即应 接诉即办—唐山市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为民排忧解难》《唐山市成功创建国家信用示范区“英雄城市”擦亮信用“金名片”》上均作出肯定性批示,对我市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支持唐山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唐山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优化督查落实方式等工作成效突出,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连续3个月全国排名第一,年平均指数全国排名第一;《盐碱地里稻谷香》《河北唐山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等100余项改革经验被央视《焦点访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刊播,改革已成为唐山闪亮的城市名片。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使命担当,坚决扛起全面深化改革“唐山责任”。一是以政治建设统领改革。始终保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政治定力,牢牢把准改革方向、科学分析改革形势、精准确定改革重点,全年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4次,承接落实中央、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事项21项,谋划确定年度重点改革任务116项,推行“三单两函一书”督导机制,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农村“双代”等重大改革试点、重点改革事项开展集中督察、实效评估,确保改革真正落地、见到实效。二是以关键少数带动改革。市委书记武卫东全面履行深改第一责任人职责,领衔攻坚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五新体系”等重大改革事项2项,亲自抓部署、抓协调、抓督察、抓落实。市长田国良等市委深改委成员领衔攻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一老一幼”等重大改革事项30项,市县主要负责同志领衔攻坚重要改革事项161项,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引领带动作用,压实“改革办-专项小组-责任部门-县(市、区)”四级改革责任,汇聚改革合力。三是以先行先试牵引改革。前三季度争取全国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等37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现有改革试点数达到56项,新争取试点数和现有试点数均为全省第一。推行市级试点集成创新模式,在全市确定36项市级自主创新改革项目;建立改革群众联络员、基层改革观测点、改革观察员联动创新模式,推进改革融入网格。开展2023年度“十大改革创新经验”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经验。

  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一是“新工业”澎湃新动能。实施工业强企“1+1+N”行动,实施强链补链延链项目2130项,总投资3032.9亿元,16家钢铁企业完成创A,总量全省第一。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增上云工业企业155家,入选省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31个,组建算力公司,谋划构建全市“一朵云、一张网、一本账、一组库”。持续开展“四全”招商,建立全球招商中心220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73个,唐山市获评全国第二批“投资热点城市”。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发展绩效专项考核全省第一。二是“大港口”促进大开放。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四大战略储备基地加速建设,矿石储备基地已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布局规划》。1-10月份,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9亿吨、同比增长9.2%,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达47条,内陆港总数52个。探索创新关关协作新模式,推进关区延伸,与日本长崎港、韩国仁川港以及国内天津、大连等港口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RCEP实施示范区“1+5”开放政策高地优势,《国际航行船舶“模块化”检查新机制》作为自贸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被国务院发文推广。三是“高科技”创出高质量。打造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近17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700家。加快推进绿电入唐、氢能利用工程,加速“五新体系”建设,中国(河北)氢能产业应用生态大会在唐山召开,“风光水火储氢氨”多能互补新能源格局加速形成。培育壮大机器人等特色产业集群,建成全省首家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市新增机器人企业47家,总数达到122家,产业规模占全省80%。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全面发展社会事业,铸就“英雄城市·大爱唐山”品牌。一是政法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在全市划分75081个城乡子网格,将法官、政协委员、公安警务人员以及社会组织全部嵌入网格,实行风险联控、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唐山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为全国首部设区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性法规。唐山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中期评估获最高档次A档,3项经验做法全国推广。二是社会领域改革多点突破。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设立20个县级、139个镇级乡村振兴公司,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实现全省“三连冠”。实施稳岗扩岗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7万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1-10月份,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提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来电总体接通率100%、居全省首位,探索建立“热线+督查+纠风+网格”唐山模式,相关经验被省委办公厅《工作情况交流》刊发。三是文化领域改革加速推进。河头老街二期改造提升等10个项目进入省级文化繁荣发展资金项目库,评剧《相期吾少年》等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成功举办全省旅发大会、中国国际地理标志品牌合作大会等活动,加快打造“赛事之城、圆梦之城”,截至目前,全市举办赛事活动708场次,其中国际级5场次、国家级29场次、省级40场次,实现了城市与赛事活动的“双向奔赴”,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四是民生领域改革集成加力。制定“一老一幼”十八条硬核措施,设立全省首家市县两级“一老一幼”公益基金。建立社区老年食堂、农村孝老食堂394个,古冶区探索打造“快乐养老”生态圈做法全国推广;全市公办幼儿园开设托班率在90%以上,在省内率先实现公办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全面推进“惠唐保”参保扩面,降低“长护险”准入门槛,推行“上车即住院”,120救护车费用全免,院前急救费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推行16项惠民殡葬免费政策,全市9578名困境儿童实施“多对一”包联举措,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市委改革办作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肩负着统筹、协调、督查、推动的重要职责。下一步,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市委和市委深改委正确领导下,与全市各级各部门一道,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自觉以创新的思维和举措推进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使中国式现代化在燕赵大地、在英雄城市更加可视可感可行。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感谢王西连先生的权威发布。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在叫到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机构,然后提问,谢谢!

  记者:唐山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有哪些具体成效?

  唐山市发展改革委三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 梁峻华

  2023年,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共承担改革任务192项、试点32个,目前53项改革任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其他任务全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一、全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是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1-10月,实施亿元以上与京津合作项目378个,总投资2664亿元。二是提升平台承接能力,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累计实施亿元以上京津项目108个,总投资867亿元;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累计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59个,总投资183亿元。滦南大健康产业园、玉田中华老字号产业园等“微中心”建设亮点纷呈。

  二、有效扩大内需和全社会投资。一是出台《唐山市促消费稳增长十一条支持措施》,实施“消费提振年”行动,拉动消费10亿多元。二是推动曹妃甸自贸片区建设,下放市级行政许可权限14项。三是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新模式,开设7个跨境电商展示店,跨境电商交易额达156亿元,同比增长5%。四是出台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相关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储备库录入项目53个。

  三、健全发展“新工业”体制机制。一是开展工业强企“1+1+N”行动,实施强链补链延链项目2130个,总投资3033亿元。二是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华能十里海项目已并网发电,华润柳赞、通威黑沿子等项目已开工建设,6个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县区完成装机79万千瓦。三是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首席质量官推广、产品质量监管等领域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四、力促国企民企双发展。一是扎实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前三季度全市入统国企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4%,利润同比上升37倍。二是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建立外部董事人才库,多渠道选拔专业人才84名。三是推进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省内唯一“职业经理人国家标准宣贯与实训(华北)基地”落户唐山。四是做优做强民企龙头,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4007亿元,总量全省第一。五是深化民企帮扶,解决企业各类融资需求超200亿元,推广“信易贷”工作,帮助民企融资570亿元。

  五、加快建设“大港口”体制机制。一是四大储备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二是“中蒙俄”国际班列增加,由隔月1列轮动开行调整为每月1-2列,满足货物运输需求。三是实施“5G+港口”提升工程,成功组织港口企业申报交通强国专项试点2项,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3项。四是实施“海洋+”行动,申港海水淡化项目正式对外供水,全市海水淡化产能达30.22万吨/天。五是加密国内集装箱航线,全市建成运营内陆港53个,唐山港集装箱内外贸航线达47条。

  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聚焦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创新改革思路,认真谋划2024年改革任务,全力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在唐山落地见效。

  记者:唐山市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有什么改革成效?

  唐山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韩新平

  唐山市是全省首个国家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今年来,我市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两个重点难点问题,在提升诊疗能力、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三医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由我向大家具体介绍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县域诊疗服务能力。一是推动服务体系整合化。有效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将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纳入统一管理,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二是推动人才使用一体化。以滦州市、海港开发区为试点,探索建立“县管乡用”“县招乡聘村用”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统筹使用机制,引导专业人才向基层流动。三是推动资源贯通常态化。加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组建检验、心电、病理、影像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四是推动服务管理同质化。成立县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规范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与日常管理。选派县医院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协助乡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谋划惠民良方,满足群众多元就医需求。一是开辟“上车即住院”院前急救服务模式。将院前急救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实现“上车即住院”、免除120救护车交通费用,今年以来共免除120院前急救车辆费用393.93万元,受益群众4.78万人。二是创建重症援助模式。建立疑难重症医疗援助体系,引进北京优质医疗资源,让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市级专家、京津等地专家的优质服务。截至目前,北京各合作共建医院上下联合完成疑难病会诊236例。三是创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以迁安市为试点,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工作,组建健康服务管理团队,实行分村划片网格化管理,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医。四是打造中医药便民模式。全面开展中医综合服务区(国医堂)建设,使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深化三医协同,破解群众看病就医难题。一是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建立起总量调控下动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模式。已完成调整276项医疗服务价格后,一季度,门急诊次均费用242.06元,同比下降11.40%,住院患者次均费用9649.00元,同比下降8.38%。二是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市医保局为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预拨付预付周转金,保障医疗机构在支付改革中实现良性发展。三是落实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政策。今年新开展了5个批次药品、5个批次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为全市药品集采目录扩增224个品种,医用耗材集采目录扩增50个品种。

  下步,将抓住“推动县乡村一体化管理、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三医协同发展”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和推进机制,让更多医改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记者:唐山市在农业农村体制改革方面有什么成效?

  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褚晓东

  2023年,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承担年度改革工作任务共7项,成果26项。新争取改革试点15个,其中国家级试点4个,省级试点11个。打造改革创新举措3项,受到省以上肯定和表扬的改革亮点68项,被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37项。

  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全面推进。积极推进玉田“中华老字号”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及迁安市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县,累计投入6亿元。申报创建361个省级和美乡村,其中85个申报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不断健全。坚持“早宽简实”原则,扎实开展常态化、集中排查和部门预警信息筛查,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应扶尽扶。全市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无一人返贫致贫。在全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在无脱贫县的同类地市考核中我市排名第一,实现“三连冠”。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筑牢稳产保供“压舱石”,全力稳定粮食生产。夏粮面积和产量均较去年有所增加,狠抓“菜篮子”生产,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获批环京蔬菜生产基地6个。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新模式,打造耐盐碱水稻标准化生产绿色高产示范区。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01元,增量1406元,总量和增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万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5家,省级示范社139家,市级示范社342家。全市争取中央扶持合作社资金565万元。全市注册家庭农场达到8069个,今年新增1000个。2023年争取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2980万元。

  五、农村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扎实开展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建立农村承包地管理台账。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管理,上半年农村宅基地改革管理工作全省排名第一。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走在全省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99.1%,超出省定目标任务39个百分点。农村产权交易体系不断完善,强化农村产权交易数字化建设。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组建农资购销联盟,巩固拓展7个农资配送中心、17家农资经营企业、1200多家农资经营网点。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将坚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实施农村领域改革工程为重点,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为开创唐山农业农村改革工作新局面贡献力量。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一级主任科员 常蕊

  好,记者提问就到这里。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嘉宾的翔实发布和答问。如果有记者需要采访或核实有关情况,请与市委改革办改革综合规划处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改革,唐山,高质量责任编辑: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