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唐关注 > 县域动态

迁西:入选河北省首批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董金辉
2023-09-11 09:55:17
分享:

  近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河北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公布了6个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迁西县山地型矿业经济的区域生态修复与产业绿色转型案例成功入围,成为唐山市唯一入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

  近年来,面对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的沉疴积弊和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迁西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利用县域地形优势和资源禀赋特点,以矿业绿色发展为前提,矿山水体修复治理为主线,“农文旅”产业健康转型为重点,积极探索出一条“治山靠山围山转,生态经济齐开花”的绿色发展道路。

  强化生态环境修复,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自然修复、工程治理、转型利用等方式对县域内以山地为主要载体的矿山和水进行了综合修复与治理。委托专业设计单位对拟修复矿山进行规划设计编制,对142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实施治理,最大限度进行生态修复,做到了“一矿一策”。将全县470家选矿企业整合为58家,97家选砂制砂企业整合至20家,从源头根治污染隐患。同时,在河道治理、水源涵养、水环境综合治理、长河和滦河生态景观提升等方面实施清水润城工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6大河流水质全部达标,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佳水源地。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不足30%增长到目前的63.2%,并获得了“国家森林旅游城市”“全国百家深呼吸小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多张靓丽名片。

  开创“围山转”模式,治山复绿增产三效合一。该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思路,果断摒弃过去“开山开田、垦山种粮”的山区生产模式,按照谁开发、谁治理原则,督促企业边生产、边治理,促进生态保护实现动态平衡,成功创建包括宋庄子铁矿在内的3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并把群众的生产生活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国首创了“围山转”治山植果模式,有效改善了山区的生态环境,通过采取“山顶封、山腰挖、沟里闸”的治理措施,实现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的独特景观。目前,全县板栗栽植面积已达75万亩、5000万株,年产量达8万吨,鲜栗销售额达9.17亿元,板栗品牌价值已达到24.09亿元,已拥有“迁西板栗”“迁西栗蘑”等多个国家地理标识商标,初步形成产业品牌化发展格局。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打造特色“栗乡”文化名片。按照以大并小、以优并劣,采取合理补偿、整体收购(转让)或资源入股等方式,整合重组同一矿体的密集小矿,积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倒逼产业绿色转型。同时,落实矿产资源权属,促进集中化管理,清查矿产资源的分布与产权,并鼓励有实力的矿山、钢铁企业向板栗产业、文旅康养产业方向转型发展。通过生态修复治理和产业绿色转型,塑造了以“灵山、秀水、长城、栗香”为代表的“诗意山水·画境栗乡”品牌,实现了生态产品溢价和文化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优质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转化,使迁西成为生态景观、生态文化、生态安全全面提升的特色旅游名城。

  生态优势变产业优势,民生福祉日益增加。通过技术升级、扩大规模、创优品牌等方式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系列农产品。对接院士团队,从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土壤改良、产品研发等方面“把脉问诊”,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和“围山转”模式的覆盖广度,研发糖炒板栗、干煲板栗、即食小包板栗仁、板栗罐头、栗粉、栗糕等特色产品。同时,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吸引当地矿山企业投资,打造山水文化、板栗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品牌,推动生态旅游,带动了“吃住行、游购娱”等多行业发展,有效增加了就业岗位和居民收入,实现“栗益”最大化。目前,迁西已建成凤凰山及花乡果巷两个4A 级景区,中国板栗馆3A 级景区,以及归巢部落树屋、云天漫步·健走小镇、长河带状公园、滦河湿地公园等一大批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先后获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最美中国旅游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关键词:迁西,自然资源,生态产品责任编辑:杨雨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