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唐山频道 >>

从生存到生态一层层的“围山转”转了啥?——再望唐山示范全国的绿色工程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作者:刘珲 张薇 施疑 白硕 葛昌秋 2023-08-15 20:04:36

  为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国将8月15日确定为全国生态日。

  多年来,唐山一直重视生态农业(林业)建设,特别是发源于迁西,并在唐山北部迁安、遵化等地大规模推广的“围山转”,不仅保护了生态,还成了一项“惠民工程”,这一“百姓发明”示范全国。7月31日,记者走进迁安,再次探寻“围山转”究竟“转”了啥。

  史明星:家家户户植春色

史明星(右二)向陈俊生汇报“围山转”的情况。

  “那时候他心里只有这件事儿,真是每天围着山转,家里啥事儿也顾不上……”说起“围山转”,快言快语的张素兰欣慰中又带着埋怨,她说那是丈夫史明星干得最大的事儿。

  在山村长大的史明星喜欢山,与山相伴,见山如友,他把家乡看成最美的风景。甚至他家的新宅房山和院墙外,都镶嵌着大幅的瓷版山水画,如同家乡在他心中的景象。史明星和乡亲们把“围山转”变成了“画上的景”。

  说起30多年前跟山较劲,男女老少搞“围山转”的事,张素兰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惦记他没黑夜没白天地忙在山上,锄镐用坏了多少不计其数;心疼他顾不上吃饭,抓把花生米,带几块红薯干就上山,不久得了胃穿孔;埋怨他无暇顾家,家里事全是她撑着,都飘起雪花了,自家的红薯还在地里……

  虽然史明星已经走了12年了,可在石梯子沟村,人们都把他看作一颗永不褪色的“明星”,他那句“百姓不富,我心不安”,带着浓浓的乡音长在了大山上。如今,站在村里的高岗上,环顾四周莽莽青山,一层层“围山转”如一页页说明书,解读着穷山沟变成“桃花源”的故事。

  大崔庄镇石梯子沟村位于迁安市北部,四面环山、碧水环绕,曾经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1980年7月,踏实肯干、头脑灵活的史明星肩负起父老乡亲的重托,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一年,他28岁。

  石梯子沟村的贫穷落后,灼烧着史明星:村里“地少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没有哪两家房子挨着,串个门儿都得爬坡下岗;全村人靠天种地,靠地吃饭,可打出的粮食只够吃两三个月,一直过着“吃饭全靠救济粮,一年四季瘪肚肠”的日子。

  1984年,史明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搞“围山转”。大伙儿都认为他“疯了”,居然要在荒凉的南山上栽果树。人们都知道,南山坡陡,土质不好,从来没有栽活过果树。可史明星不信邪,他取土样送去化验,带人到石家庄抱犊寨和秦皇岛昌黎县取经。看到人家能把荒山变成花果山,大家受到很大触动,对“围山转”也有了信心。于是,轰轰烈烈的“围山转”动工。

  史明星率先打破生产队界限,从缓坡荒山上依山傍势,自上而下在每隔2米到5米的等高线上,开挖一条围山而转的水平沟,回填适合种植的土壤,盖上虚土以蓄水,然后种树。靠着认准了就干到底的劲头,他们挖了60公里的水平沟,栽了6万余棵桃树、核桃树、板栗树,修了6公里山路,硬是在荒山秃岭上栽出了全国闻名的“千亩围山转生态经济林”,把3500亩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从此,人人心中有了生态意识,家家户户留住了春色。

  1991年5月15日,时任国务委员的陈俊生到石梯子沟村考察“围山转”工程,他称赞说:“唐山的‘围山转’工程,在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开发上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不仅在全省有典型意义,而且在全国有典型意义,应该在全国推广。”

  同年5月25日,全国生态农业(林业)县建设经验交流会在迁安召开,石梯子沟成了学习的样板,一下在全国有了名声。

  迁安:山山水水添锦色

芝麻花盛开在满山的绿色中。

  “当下百姓的日子,就像这芝麻开花一样!这山是板栗,那山是核桃,‘围山转’不仅成了风景,也让我们都受益了。”在山坡上,岳小华指着四周的青山说。他是范家沟的村干部,也是“围山转”的参与者、见证者。

  雨后的五重安镇范家沟村,重峦叠嶂、满目青翠。宽敞的瓦房、整洁的院落,家门口的摩托车、小汽车,还有休闲的村妇和孩子,掩饰不住的笑意,把好日子都写在了脸上。

  从前的范家沟是全省出名的贫困村,出村要翻过一座山,只有一条泥泞的小路。房子依山而建,就是为了少垒一面墙,有的一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被子。

  “为啥穷?村子四周都是荒山,一下雨,水顺山流,把土都冲走了,啥也种不了。”50岁的岳小华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山里是啥样。

  1988年开始,范家沟村搞起了“围山转”,用4年时间,人工开出了1500亩荒山,种上了栗树、核桃树。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300多人的小山村生机勃勃。

  在村南新开的“围山转”上,玉米已有一人高。岳小华兴奋地说,他们的“围山转”一直在“转”,全村4500亩荒山全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的立体图景。现在矿山修复也采用这种“披绿生金”模式。 “秃山”变“绿山”,“荒山”变“景山”,“穷山”变“金山”,“围山转”创造了生态奇迹,成为现实中的新景观,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已深入人心。

  其实,在这片创造过生态奇迹的热土上,迁安的新时代生态建设,被赋予更深刻的含义,在不同的领域中,也取得了非凡成果。

  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迁安让农旅深度融合,使绿道产生“串珠成链”效应,把休闲农业、研学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变成新业态,打造了山叶口、白羊峪两家4A级景区,获评全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继投资8.5亿元的金岭矿山生态公园开园后,投资26亿元利用废弃矿坑建设的燕云湖乡村振兴综合体也在有序建设,将打造集矿山修复、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开发功能于一体的范例。

  村民由从前单个卖玉米、卖花生,变成了今天经营采摘园、搞农业深加工……迁安还不断推动农业数字化,依托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建设了39个有害生物监测物联网基站、花生种子溯源管理等信息化系统,特别是探索“农业+电商+直播”模式,实现本地70多家企业农产品线上销售。

  迁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侯永利,刚带队从浙江学习归来,他亮出一组数字,其中202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一项,作为全国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省为1.9,而迁安市为1.59。迁安在共同富裕的路上跑在了前列,生态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

  特色鲜明的多元产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功能完善的游园广场,老幼愉悦、幸福满满;干净靓丽的农家院,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迁安创作出一幅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人民安居、社会和谐的乡村美丽画卷。

  用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用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迁安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等荣誉称号,入选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单位。

  “围山转”不仅铺就一地万千锦色,也让平凡的小村庄有了惬意的生活,百姓们感受到了绿色生态带来的幸福。

  张树田:字字句句求特色

  “我也搞‘围山转’,而且是大张旗鼓地干!只不过在这块田里只种了三棵树。”一见面,张树田就用自己的名字“张、树、田”做了“释义”。

  他对“围山转”印象太深了,甚至退休20年了,还在翻阅有关的文图。

  1991年5月,张树田第一次走进“围山转”随领导调研,而且规格挺高。那天原国务委员陈俊生专程到迁安视察山区的农业开发,张树田是随行的党报记者,得以近距离进行采访。

  60多岁的陈俊生很朴实,头戴一顶普通的遮阳帽,脚穿一双黑布鞋,站在山头问事,俯身树下察情。他转了一圈,鞋底沾满了泥巴,然后风尘仆仆地走进农家,跟村民嘘寒问暖,问“围山转”上果树的品种和收入,问日子过得咋样,连彩电的牌子也关心。

  在石梯子沟村,他健步登上山顶,一览千亩果园,村党支部书记史明星向他汇报了“围山转”的情况。“当时在山头儿上摆上大长条椅,小桌子上放两只铁皮暖壶,再倒几杯热水,就成了休息的地方。史明星和陈俊生挨着坐下就开聊,跟平时拉家常一样。国家领导人和百姓之间没有一点儿距离感!”张树田“放”了一下当时的“纪录片”。

  陈俊生亲民务实的作风,村民迫切脱贫致富的干劲,深深打动了张树田。一篇鲜活生动的现场特写《国务委员在山村》一气呵成,结尾那句“国务委员的手和普通农民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把一位国家领导人深入基层的报道写出了真实感、贴近感、亲切感,非常有特色。

  追求特色是张树田的“新闻理念”。因为热爱新闻,喜欢文字的创造力,张树田“弃政”从文,1984年到报社当记者。从政教部到农村部,再到财贸部,在他的笔下,一批有特色的典型人物和事例,都变成了佳作。“我常常为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标题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真有点儿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劲头儿。那些年对‘推敲’理解得最深。”

  特别是在农村部,他历时半个月走访了迁安、迁西的七八个贫困村。其中范家沟村是他感触最深的,崎岖不平的山路,种不成庄稼的石头山,村中一群三四十岁的光棍,姑娘们都远嫁外村。张树田低头不语:脱贫是大事,要聚起强大的力量。他写了系列报道……

  昔日大寨的“铁姑娘”郭凤莲来唐寻求合作,张树田得知后,敏感的“新闻神经”让他做出判断,抓住特点采写了《虎头山来客》。目击式的写作手法,通过生动的对话,寓意深刻的细节,把大寨人重新站到改革潮头的愿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这稿获全省城市报纸现场短新闻特等奖。

  用亲情感染人,用故事打动人,是通讯《军人献身岂止在战场》的写作特色;以数字说话,把采访细节入笔,是人物专访《三访李朋举》的写作特色。追求特色标注了张树田的“新闻特色”。

  他说当好记者,在新闻这道“围山转”上,要种好“新、奇、特”三棵树。有正确的新闻观,努力创新;有超常的好奇心,探索奇迹;有职业的特殊招,发挥专长。保持良好的“新闻状态”,不能麻木、冷漠、懈怠。

  张树田把20余年的作品结集为《今夕是何年》,作品写出了特色,人生也写出了特色。

  照片摄影 葛昌秋

  栏题书写 刘晓山

  【采访轶事】

  1、一次讲解

张薇向父亲张树田讲述了范家沟的现状,成为“两代人同题”。

  2、一次重逢

2011年4月,白硕到石梯子沟村见过张素兰,一地两次采访,“两篇稿同题”。

  3、一把镰刀

大崔庄镇、五重安镇,做法相同,目标相同,可谓“两个镇同题”。张素兰将史明星用过的一把镰刀赠给了报史馆。

  【采访手记】

  富民山居图

  葛昌秋

  石梯子沟没有画家,但有“画卷”!

  石梯子沟没有画廊,但有“画展”!

  石梯子沟没有画商,但有“画院”!

  那“画卷”不讲工写笔墨,不说取景构图,不比皴染技法,春夏秋冬各有特色;

  那“画展”不讲厅堂馆所,不说水平高低,不比尺幅大小,东西南北别具一格;

  那“画院”不讲规模形式,不说人员多少,不比师门派别,上下左右自成体系。

  石梯子沟处处都是风景。一眼望去,满目青山绿水,平坦起伏交织的水泥路,错落分布的红瓦白墙新农舍,树荫下游戏的孩子,还有轿车、农用车行进中的点缀,新农村的时代景象,就是一幅绝妙的美丽山村画卷。

  石梯子沟人人都是画家。每一位都无师自通,个个都是大手笔。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创作的“围山转”,一处处一道道一层层一山山都嵌入画图,奉献出绿色生态的旷世巨作,一切都在大自然中诠释着主题。

  石梯子沟家家都是画院。每一座农家院都体现着独特的乡村新品位,小院变成了生活中的“画院”。一年四季中有蓝天白云下,也有阴云密布时。风霜雨雪中可见花香鸟语的小品,平静如水时能赏山野苍茫的巨制。

  从割草打柴捡山货的生存需求,到栽树种粮收果木的生态环境,“围山转”成为惠民的工程,让百姓尽享绿色生态带来的实惠,感受“转”的时空境界。

  “转动”了民心,转动了生态思维。让人们从根本上认知了这项工程,让绿色植入人心。人人成了生态建设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转美”了乡村,转美了生态环境。生存环境是第一生存状态,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从生存的环境美,到生活的状态美,再到生命的心灵美,才是美美与共。

  “转响”了名声,转响了生态品牌。干出样子来,留下好名声,是品牌也是文化。“围山转”是时代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奋斗的收获。因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转出”了效益,转出了生态文明。山场、果树、种养、餐饮、旅游,百姓感受到生态建设的好处,才有了社会好环境,乡间好民风,精神好境界。

  “围山转”让风景围着村子转,幸福围着家庭转,快乐围着日子转,奋斗围着人群转。如果说“围山转”是一幅生态画卷,我们不仅要看画,还要赏画,更要读画。其中蕴含着迁安市的哲辨思考,体现着迁安人的理性实践。

  硬与软。迁安素有“铁迁安”之称,也有“钢城”之名,但现在叫“水城”。这正是从生存到生态的转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举。政策“钢性”落实是“硬”,政策入心实施是“软”。

  近与远。怎样摆正眼前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关系,也是为政者的大课题、老课题,但关键是在做。既讲经济效益,又要绿水青山,就一定要有长远目标,绝不可杀鸡取卵。

  多与少。生态建设不是一哄而起,不能点到为止,而要有裂变之势,辐射到不同领域,形成多措并举的合力。但力戒蜻蜓点水,不讲客观规律的表面文章。

  快与慢。见效快不一定可持续,生态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打持久战的慢功夫,不然会前功尽弃。

  因此,在生态建设中,我们心中必定要有“绿色账本”,切实以“两山理论”为根本,坚持以民生福祉为基本,明细为啥图,图为啥,算好千秋大账,挥巨笔以浓墨重彩绘好新时代的《富民山居图》,把乡村振兴的“画卷”画在人心上,“画展“办在自然里,“画院”建在文明中。

  富民山居图,图强图美图振兴!

关键词:生态,农业,林业
责任编辑:徐倩
推荐阅读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 | 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