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网言网语

给心灵一个支点一一《陈素芝:“扔掉”木架子的日子》后续

来源: 长城网  作者:葛昌秋
2021-12-13 15:26:00
分享:

郑湘军向王志成说明收藏意义。葛昌秋 摄

  残破的样子,简单的工艺,普通的木质,一副陈旧不起眼儿的木架子,却成了一件“宝物”。12月6日下午,木架子被唐山地震博物馆收藏,成为20210002号馆藏文物。

  木架子的主人是陈素芝,她是唐山市丰南区大齐各庄镇王庄子人,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中,她被砸成重伤,双腿失去了知觉,成为高位截瘫患者,那年她才20岁。震后她转到外地,4年后回到家乡。父亲给她做了一个大约跟炕沿一般高的木架子,她开始用竹板把双腿绑上,扶着这个架子锻炼“走路”,最后也能“站”住了。她用这个木架子当“腿”,支撑着慢慢行走、干活,又通过努力学会自理。这副木架子,就是伴她行走的“腿脚”,支撑着她“走出”了一条没有足迹的人生之路。

  她“走的”艰辛,但挺坚实,也挺幸福。那些年陈素芝一直没舍得买轮椅,她说她离不开木架子,是它撑起了今天的日子。

  “这是第二副木架子,是王立好请人做的,花了50块钱手工,已经磨出了很深的印迹。”当时陈素芝根本就没想过成家,29岁那年,经人介绍她跟32岁的王立好见了面。之后,两个人建起一个家,再后来,有了俩闺女,日子也越过越有感觉。

在陈素芝家门口,陈素芝和姐姐向王志成介绍“木架子”。葛昌秋 摄

  陈素芝的事经过报道后,引起了不小反响。10月17日上午,河北省政协委员、市新联会副会长、唐山众一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王志成和笔者来到王庄子村看望陈素芝。那天天儿挺好,陈素芝的姐姐和亲戚们赶过来准备帮着剥玉米。正好她二闺女也回来了,为家里收秋做做家务。一见面儿,陈素芝挺高兴,王立好赶紧让大家去屋里坐,大家也带来了红包,算是迟奉的节日之礼。上次来,是想帮忙做些秋粮秋菜的事儿,这回,是专程来“走基层”,了解她家的生活情况,而且特别要看看那副木架子。

  王立好从车棚子里捯出木架子来。看着伴随自己多年的“这条腿”,陈素芝感慨万千。她姐姐拿笤帚清扫尘土,一旁是黄灿灿的玉米棒子,“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就是这么一点儿点儿地积攒,一点儿点儿熬过来的。”现在陈素芝挺知足。

  临走,闺女二宏推着陈素芝送大家,走到大门口挥手的时候,回头一看,小院里的那棵柿子树上,金黄的柿子非常醒目。这不仅仅是一个沉甸甸的秋天,也是一个事事顺意的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李征看到《唐山晚报——老年周刊》后,被陈素芝顽强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所打动,认为那副木架子确实非常有意义,将来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陈素芝这段特殊的人生故事,也体现着唐山人的抗震精神。

  于是,我们联系了唐山地震博物馆。

李征、王志成向郑湘军赠送《唐山晚报——老年周刊》。葛昌秋 摄

  在唐山地震博物馆的捐赠现场,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嘉宾和观众,但在抗震救灾浮雕的背景下,“单薄”的木架子却有着动人心弦的力量。这股劲儿,从心底油然而生,这是唐山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好例证!

  陈素芝大姐不方便到现场,她女儿们因工作也不能脱身,这次捐赠就由李征和王志成来代办。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管理中心主任郑湘军接过木架子,很是动情。经历过那场灾难,和新唐山一起成长,又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多年,郑湘军不仅热爱唐山,了解唐山,更倾心尽力弘扬唐山抗震精神,传播唐山文化。郑湘军认为,这副木架子见证了陈素芝生活的点点滴滴,也是陈素芝不畏艰难、奋力拼搏的写照。这是非常特殊的一件馆藏物品,将来在馆内的展品改陈时,一定做好规划设计,让更多人了解唐山,感知唐山人的精神!他说,唐山还有很多值得收藏的抗震纪念物品,但许多人没有这种意识,他非常赞扬这种“收购式”捐赠,为博物馆的捐赠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进作用。

  郑湘军现场为木架子写了收藏证书:陈素芝同志,现将由您捐赠的“截瘫患者行走木架壹具”收为馆藏。特颁此证,并致谢忱。

葛昌秋与陈素芝交谈。冯杰 摄

  得知要替母亲取收藏证书,陈素芝的大女儿王宏挺惊讶。她从小就看在眼里,母亲跟别人不一样,拖着木架子进进出出,为她们洗衣做饭、喂牛养猪、收秋打粮,那副木架子就是妈妈的“腿”。“我妈太不容易了!太坚强了!比一般母亲要多付出几倍的心血,小时候因为被别人议论,也曾对母亲有过不理解。长大后就明白了我母亲的伟大,她是我们的榜样,更是我们的骄傲!”王宏说,母亲春天种地,夏天褥草,秋天收秋,冬天除菜,两块垫子在地里挪来挪去,健全人干的活儿她都干了,健全人没干的她也干了,而且妈妈从来都不示弱,也不服输。多年后,陈素芝的腿因骨质疏松受了伤,不允许再用木架了,才有了一辆捐赠的轮椅。

  “不管到啥时候,对木架子的记忆,我们永远也抹不掉,它刻在了母亲和全家人的心里,那是我们心灵深处的一个支点!”王宏感慨地说。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历史,故事责任编辑: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