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网言网语

必须扒下“恶搞零食”的“羊皮”

来源: 长城网  作者:王磊
2021-11-30 16:01:56
分享:

  近日,深圳的张女士在14岁儿子的床头储物盒里发现了一堆疑似“计生用品”的盒子,张女士仔细一看,里面装的竟是一种“恶搞糖果”。“恶搞零食”售价在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大部分是以“礼盒装”形式售卖,美其名曰“整蛊、恶搞”,一些商家还“贴心”地备注上“保密发货”。此类低俗的所谓“恶搞零食”包装上,往往没有备注生产厂家等信息。(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比于过去,如今所谓的“恶搞零食”为了销量利益真的毫无下限。“恶搞零食”的猪饲料、狗粮等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可怕的是足以乱真的安全套软糖、姨妈巾棉花糖等“重口味”零食和眼球糖、牙齿糖、舌头糖等人体系列“模具”食品。

  “恶搞零食”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对真品感兴趣。商家生产“恶搞零食”,其目的就是吸引未成年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很难抵制住这些“恶搞零食”,可想而知,当这类糖果进入孩子们的课桌,学生身心健康受到的影响会有多严重。在性教育尚未完全普及的当下,部分“恶搞零食”对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污化影响不容忽视。

  调查发现,所谓的“恶搞零食”多为三无产品,食品安全根本无法保障。“恶搞”糖果作为“网红”零食存在众多问题,缺失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者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配料表等“硬伤”,其中不乏三无食品、黑作坊生产的食品、质量不达标的食品。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恶搞零食”会大大损害身体健康。

  具有情色属性的“恶搞零食”极易引起校园霸凌,不利于青少年养成健康、良性、积极的消费观、价值观。互联网时代信息飞速传播,未成年人也知道在当下年龄段不适合接触此类“成人产品”。而将塞进同学抽屉或书包,进而嘲讽、挖苦、告状,这些“恶搞零食”就成为校园欺凌的工具。无数的案例证明,青少年阶段是孩子们心智转变的重要时期,切勿因为低估小玩具,耽误孩子的一生。

  必须扒下“恶搞零食”的“羊皮”,不要再让它继续侵蚀祖国的花朵了。首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十分重要,加大对未成年人日常游戏的教育,对孩子加强关心爱护,告诫孩子们,把握恶搞玩笑的尺度。其次监管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加强对“恶搞零食”的关注、监督,进行全面排查,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并顺藤摸瓜,找到根源,彻底清除。(王磊)

关键词:恶搞零食,影响责任编辑:闫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