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蚕沙口村,复古的雕刻携带着文化的底蕴扑面而来,这里风景宜人,民风淳朴,晨曦中激昂进取,夕阳下渔舟唱晚,处处彰显着渔村的热情与繁华。蚕沙口村位于曹妃甸区柳赞镇西北部,紧邻曹妃甸新城,村域面积11.3平方公里,共有918户2457人。
近年来,蚕沙口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构建“五大振兴”新格局,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建引领强化组织振兴“新堡垒”
今年,蚕沙口村党支部突出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致力“软件、硬件”“双提升”,选好领头雁、配强新班子,变“管理”为“服务”,全面落实了“村党组织+党小组+党员+群众”四级联动网格化制度,团队建设软实力明显提升;对标对表市级党建示范点建设标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抢抓村史馆建设工期,党建阵地全面扩面提标,并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同乡村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阵地保障。
党建引领打造生态振兴“新风貌”
蚕沙口村党支部坚持落实“党建+”工作机制,立足改善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民实事工程建设,现已累计改造厕所615座;投资100多万元填埋垃圾坑、污水坑改建文化广场,修建篮球场;投资260多万元完成了村内集市、桥梁路面4000平方米硬化,对全村排水系统及边沟、东环路基础及排水进行改造升级,通过绿化、硬化、美化村庄环境,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和出行环境。
党建引领点燃产业振兴“新动能”
蚕沙口村党支部作为全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先进基层党组织,持续强化党员引导示范,不断做强传统海水捕捞产业,实现了远洋捕捞作业由小船到大船的转变,远近海作业船只年捕捞量可达2450吨;村党支部立足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投资130万元对575亩低产虾池进行改造提升,探索试验的东方虾、梭子蟹、油光鱼立体生态混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增收效益近150万元。
党建引领擦亮文化振兴“新底色”
蚕沙口村拥有“河北省十大民俗文化名村”“河北省民俗文化调研基地”“中国海洋民俗调研基地”等荣誉称号,位于该村的妈祖庙是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评为3A级旅游文化景区。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以妈祖文化为依托,带领全村党员群众重点打造妈祖文化版块配套产业,鼓励设立渔家特色体验项目、发展特色餐饮产业等,以此带动村民增收。今年以来,蚕沙口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900多万元,接待游客90万人次,创收400万余元。
党建引领谱写人才振兴“新篇章”
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该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村“两委”干部及党员同志带头从事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分享传授成功的养殖技术,通过走入虾池实地看、坐在一起互动学方式,培育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上级选派的3名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党员驻村干部,为蚕沙口村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向纵深开展注入了人才智力支撑。
现如今,蚕沙口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蹄疾步稳。广大干部群众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正在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当中,奋力续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