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著名的“鱼米之乡”,曹妃甸区聚焦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先后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获得“中国河豚鱼之乡”“中国生态稻米之乡”“中国东方对虾之乡”等荣誉称号。
打造京津冀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
今年以来,该区与北京首农集团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合作,建立京粮(曹妃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京粮(曹妃甸)物流公司等合作平台公司,进出口冷链物流项目已开工建设。随着合作进程推进,正在就供京水产品保障基地、远洋捕捞船务基地、进口肉牛屠宰加工、海洋牧场、农旅康养等方面加强项目合作,形成曹妃甸—北京农副产品绿色通道,打造京津冀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目前,全区水稻播种面积32万亩,海淡水养殖面积22.6万亩,规划适合渔业养殖浅海海域面积40多万亩,是河北省重要商品粮供应基地和重要海水养殖基地、京津冀乃至华北地区单季粳稻种植最具区域代表性、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区)、河北省河豚鱼标准化出口示范区。同时,曹妃甸区是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唯一的沿海片区,为开展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最优质的政策优势。
农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规模化发展不断壮大
曹妃甸区稻米、水产等农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农业规模化发展不断壮大,已形成“稻米、水产、果菜、畜牧”四大农业支柱产业。
2020年,该区水稻总产量达到22.4万吨,稻蟹混养、鱼菜套养、稻田混养泥鳅和龙虾等生态种植新技术取得显著成效。该区是亚洲最大的海水养殖场、国内最大的东方红鳍豚养殖基地,养殖虾类、河豚鱼、海参、梭子蟹、南美白对虾、鱼类等品种,水产品年总产量15.9万吨;工厂化养殖面积达95万平方米,孵化各类对虾苗120亿尾,河豚鱼苗300万尾。2020年全区果蔬面积2.28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占到88%,种植品种以西红柿、甘蓝、芹菜、桃、葡萄为主,果蔬年产量9万吨。2020年全区畜牧养殖肉类总产量3万吨,蛋鸡存栏55万只、出栏肥猪35万头、肉禽出栏160万只、肉牛出栏1000头。
扶持培育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显著提升
曹妃甸区培育了一大批规模大、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辐射带动力强的各类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鼓励和扶持良牛大米等一批规模大、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建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快速扩张,202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1%。全区拥有农业农村部健康养殖示范场17家,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家,建成各级现代农业园区26个,会达水产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结合水稻和水产优势产业,该区全力打造稻米优势产业集群、河豚鱼特色优势集群、海产品工厂化养殖集群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在全市形成了最完整的育种、种(养)植、加工、深加工、出口、农旅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2020年集群营业总收入达17.82亿元。
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曹妃甸区积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成覆盖全区的“智慧农安”管理系统,实现主要农产品产地和批发市场检验检测全覆盖,“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纳入追溯管理。
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品牌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全区已拥有“曹妃湖”“柏各庄”“自然园”“曹妃香”“保龙仓”等农产品商标125个,其中省著名商标和市知名商标28个,“曹妃甸对虾”“曹妃甸河豚”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曹妃甸大米”“曹妃甸河豚”荣获省名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兴妃牌中国对虾”荣获省名牌产品称号,“柏各庄大米”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做好“农旅融合”文章
休闲农业蓬勃发展
曹妃甸区以全域旅游重点县(区)建设为抓手,将旅游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旅游开发及生态建设统筹推进,把特色农业资源做精、做大、做强,扶持引导农旅融合新业态,做好“农旅融合”文章,积极建设美丽田园、发展稻田驿站、海洋牧场、河豚小镇、稻香小镇、桃萄小镇等农业休闲项目,打造“特色农产品产地游”和“休闲农业游”,建立起以春观渔、夏看稻、秋捕蟹、冬赏雪为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品牌,成为京津唐及周边游客体验农垦文化、享受垂钓乐趣、品尝海鲜美味的绝佳去处,被誉为“距离京津最近的鱼米之乡、滨海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