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健康 > 健康资讯

【立夏养生】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来源: 唐山市中医医院  作者:史爱华 韩佳
2021-05-06 08:58:54
分享:

  “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今年的5月5日为立夏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斗指东南,为立夏。

  立夏三候

  第一候蝼蝈鸣。此时为初夏时节。青蛙等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池畔叫觅食。嵝蝈,嵝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第二候,蚯蚓出。由于此时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由地下爬到地面呼吸新鲜空气。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湊热。

  第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立夏三候王瓜生,就是说王瓜(地瓜)这时已经开始长大成熟了,人们可以采摘,并相互馈赠。

  立夏养生,先养心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这个时节温度明显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它标志着春天的远离,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

  进入立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在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因此春夏之交要重点关注心脏保养,特别是老年人。立夏对素体阳盛或阴虚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不利的,容易出现心烦不寐、上火、疰夏、疲劳等不适症状,养生总原则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唐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三病区冯伟副主任中医师指导您如何“立夏护心”:

  养心神——增静减怒

  冯伟副主任中医师指出: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立夏后“养心”是第一要务。养心要做到“增静减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调饮食——适度“吃苦”

  饮食上,要把握“春夏养阳”的原则,选择温补阳气、有辛味生发的食物,如生姜、韭菜、大蒜、芥末等;还可选择祛湿的食物如淮山药、芡实、赤小豆等,以去除身体内湿气。注意补充蛋白质,可选择鱼类、肉类,可以多吃豆类,选择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要少吃生食,少喝清凉饮料,多吃甜食少吃酸食,避免寒凉伤阳气,同时用甜食养脾气,达到祛湿养脾的目的。“夏季可以适当补充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菜、苦瓜叶等,用带苦味的食物养心清热”。

  改作息——稍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立夏以后气候变化比较显着,应早睡早起,以顺应阴阳变化。同时,立夏后人们应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会让人感觉没有精神。午休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发生疾病。在自然界阳盛阴虚的气候变化下,人们可较春天稍晚点睡觉,但不建议在子时(即晚上11点)之后睡觉,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适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多运动——增加户外活动

  立夏到来,顺应自然阳气的发散状态,人应该适当增加活动,运动有助于激发阳气,外达气血,适当的排汗是人体排出不慎所受之寒邪的有效途径。因此,夏天保健要多增加室外活动。但如果稍动则大汗的人,则要防止剧烈运动而大汗导致的伤津耗气,汗为心之液,若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所以多汗的人可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打太极拳或做瑜伽拉伸,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中医养生中讲究“冬藏夏放”,也就是说冬季要注意营养和能量的积累,而夏季就要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所以,晨练是不错的选择。

  勿贪凉——防伤阳气

  立夏后人体心阳渐趋旺盛,体内阳气渐趋于外,此时可适当进食姜葱等辛温之物有助于人体阳气升发。但由于气温渐高,到处充斥着冰镇食品,很多人习惯于拿冰镇饮料来解热,殊不知,贪得一时之快,伤及脾胃阳气,落下病根的事情。

  民间有“没过五月五,不要收被褥”之说,意思是没有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里的棉被不要随便收藏起来。这是因为在端午节前,天气没有规律,有时白天十分炎热,到了晚上却气温突然下降,被冻醒,这些情况下稍不留意就容易受凉。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养生食疗及简单穴位按摩:

  凉拌二瓜

  做法:将黄瓜、西瓜及西瓜翠衣切成条或块,加盐等调料腌制10分钟,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化湿、解暑利尿功效。

  桂圆粥

  做法: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莲子猪肚

  做法:先将猪肚洗干净,莲子用水泡发,放入锅内,加清水炖熟透;后捞出晾凉,将猪肚切成均匀细丝,同莲子放入盘中,将香油、精盐、葱、蒜调料与猪肚丝拌匀即成。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益胃。

  黄芪鲫鱼汤

  做法:将鲫鱼处理干净,黄芪切片,与枳壳一起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生姜、细葱洗净切碎。先将药袋人锅,加水适量,煮约半小时,再下鲫鱼同煮,待鱼熟后,捞去药袋,加入姜、葱、精盐、味精调味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升举内脏。

  穴位按摩:

  ★按揉心包经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平常可以多弹拨属心经的极泉穴,然后拍打心包经,此动作对于缓解心经郁滞等多种“心病”很有好处。按揉心包经穴位时,会暂时阻断经络中体液的流动,因此按摩时,可先压住穴位,心里默数一到二十,然后放开一会儿再压。如此反复进行,每次约3-5分钟。

  ★捋膻中穴

  膻中穴是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向来被认为是人体气脉的总机关。人体如有胸闷、咳喘、心悸等症,只需按摩膻中穴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约5秒,休息3秒。生气时,可以往下捋100下左右,可以达到顺气的作用。

  愿我们的时光

  迎着立夏生长

  愿我们的未来

关键词:健康,养生责任编辑:杜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