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走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
长城网讯(记者 冯立华 闫航 邢丁)3月8日下午,北京,春意渐浓。
人民大会堂内,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现场也持续“升温”。
“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用大爱创造的奇迹。”
说话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杨震生。
身着正装、自信从容,聚光灯下,他用几分钟的时间,带来了助力唐山大地震截瘫休养员创造生命奇迹、活出精彩人生的故事。
赴京出席全国两会前,长城新媒体记者曾专访过杨震生,他说:“建党100周年之际召开全国两会非同寻常,能带着关切民生的建议,带着河北唐山的故事赴京,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
不会忘记,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4万多人失去生命,16万多人重伤,其中3817人截瘫。
也是在这一天,大地震后两个小时,杨震生在废墟上出生。父母为他取名“震生”,象征希望,寓意生生不息。从懂事起,他就知道自己生日和名字里面的特殊含义,长大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政事业。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的唐山大地震截瘫休养员们生活得很幸福。
曾经医学专家预言唐山大地震造成的截瘫者生命极限不会超过15年,然而45年过去了,在抗震精神的鼓舞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截瘫疗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尚有758人健康地生活着。
唐山大地震截瘫休养员李冬梅在轮椅上坚持着“体育梦”,先后获得45枚奖牌,其中39枚金牌。唐山市截瘫疗养院 供图
“我有使命助力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杨震生讲到动情处,眼含泪光。
那一刻,他代表的是每一位不向命运低头,乐观拼搏的截瘫休养员。
代表获得了39枚金牌的李冬梅,58岁还在轮椅上坚持着自己的“体育梦”;
代表退伍军人姚翠芹,已先后出版了五本书,创作了100多万字的文章;
代表热爱音乐的付平生,组建残疾人艺术团,学校、社区义演忙。
……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
这个特殊群体一路走来的苦和笑,杨震生深深懂得。
把唐山大地震截瘫休养员这个特殊群体的事情放在心上、把代表的责任扛在肩头,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一路走来的深刻感受。
全国人大代表杨震生(右)与王桂兰老人交流。长城网记者 冯立华 摄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诠释初心。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杨震生再一次为养老鼓与呼,带来了两个建议,“一个是关于稳步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另一个是关于老龄化背景下提高老年人群健康素养的建议。”
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长城网记者 闫航 摄
殷殷嘱托,牢记在心。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看望截瘫休养员。杨震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总书记来到康复室,躬身与截瘫休养员一一握手。亲切的话语,更是让大家备受鼓舞,总书记这句勉励的话语——‘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早已成为截瘫休养员们的座右铭。”
此时此刻,在北京,胸前那一枚党徽正熠熠生辉,杨震生还想起了休养员们的笑脸……
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杨震生随身带了一组截瘫休养员幸福笑脸的照片,温暖前行路。唐山市截瘫疗养院 供图
唐山大地震截瘫休养员李冬梅正在通过院里配备的平板电脑收看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的直播。唐山市截瘫疗养院 供图
远在150公里外的唐山,截瘫疗养院内是这样一番情景:休养员们通过互联网直播关注着全国两会,聊着生活的变化,聊着未来的心愿。
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的唐山市综合性民政事业服务中心。长城网记者 邢丁 摄
他们还聊着这个好消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将集截瘫疗养康复、老年病治疗、精神病福利院、流浪乞讨救助、社会养老服务于一体,有效缓解唐山市社会及家庭养老压力,同时还能面向京津地区提供补充性服务。这里,也将是休养员们的新家。
唐山市抗震纪念碑广场。(资料图)
故事仍在继续。
展望“十四五”,新起点蓝图锦绣,新征程激励奋斗。英雄的城市一定能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英雄的唐山人民一定能乐享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相信,踏着春天的脚步,在这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还会继续创造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