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唐山教育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重要阶段。这5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全市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达到94.5%,较2016年增加3个百分点,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巩固率达到9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3.5%,较2016年增加1.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
学前教育实现优质普惠发展。明确每年以不低于5%的比例持续增加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经费投入、园所建设、教师队伍等指标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目标任务考核体系,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176所,园均服务人口达到2576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位居全省首位。
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扎实迈进。持续探索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城区均衡、高位均衡”模式,被教育部领导称之为“唐山模式”在全国推广,我市成为“全国首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到2016年,我市所有县(市)区提前5年全部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成为全省第一批通过国家验收的市。2016年以来,持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累计投入34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82所,65人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控制在1.9%以内,超出全省指标3.0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首位。
高中教育优质资源不断壮大。2013年,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个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市,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35所,占高中总数的45%,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学生占高中生总数的85.52%。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每个县(市)区建有2所以上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市。2019年,唐山一中教育集团、唐山二中教育集团、遵化一中教育集团、迁安一中教育集团等高中教育集团先后组建,优质高中教育辐射作用充分发挥。
职业教育发展特色愈加明显。形成了市本级做大做强高职高专,县(市)区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错位发展格局。全市国家中职示范校达到7所,国家重点校17所,省重点校8所,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所,全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项目(120工程)学校16所,占到全省的七分之一。2012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依托高职院校先后组建了河北新能源职教集团、河北工业职教集团、河北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构建起新型集群合作模式。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加大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继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妃甸新校区投入使用后,2016年,总投入61亿元,占地4500亩的华北理工大学曹妃甸新校园投入使用。2017年,唐山师院和唐山学院被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百年滦师升格为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不断加大,2017年,西南交大唐山研究生院挂牌招生;2019年,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挂牌办学,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正式揭牌。唐山学院与首都经贸大学合作组建了电商学院。社会资本兴办高等教育的热情不断增强,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已投入使用。今年10月,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河北科技学院曹妃甸校区双双挂牌招生。
与此同时,我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先后实施“百所学校对接京津行动”和教育协同“双百”工程等,与北京市教委、北京朝阳区教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市对接京津教育的签约项目累计达450个,300多所学校与京津学校开展友好合作交流。全力推进多元化办学,落实在土地、税费、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教育,近年来,每年增加民办教育机构近百所,截至目前,全市民办学校、幼儿园达到1441所,较2016年增加21.03%。
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市着力构建了“名师、名校、名校长”的“三名”工程。通过层层推荐提名、学科评审、民主测评、公开公示等环节,已累计评选市级名师334名,建立省、市级名师工作室201个;评选出“名校长”119位,通过建立名校长工作室、实施“名校长帮扶计划”等,发挥示范作用;评选基础教育名校(园)93所,通过组织“名校扶弱校”活动,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示范。(记者 赵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