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本网原创

“镜”中唐山丨光影60年 郑文忠镜头里曹妃甸“颜值”不断刷新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闫航
2024-07-22 16:35:54
分享:

郑文忠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纪实摄影学会会员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会员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唐山工作站站长

  照片,记录一件事、定格一瞬间,它不仅是生活历程的凭证,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郑文忠,是一位古稀之年的唐山摄影家,他从1964年开始接触摄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60年来,创作了纪实、风光、花鸟等不同题材、风格的摄影作品数万幅,用镜头讲述唐山故事,记录家乡的巨大变化。

新老照片对比,曹妃甸水稻生产发生了巨变。

  1968年,17岁的郑文忠来到柏各庄农场,成了一名农垦战士。他在曹妃甸工作、生活了32年,也将镜头聚焦在了这个被他称为第二故乡的地方。

  曾经的柏各庄农场是“斥卤不毛之地”,随着科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年的盐碱滩,现如今已经成为“鱼米之乡”“渤海明珠”。

新老照片对比,曹妃甸水稻生产发生了巨变。

  “农场水稻种植基本全是人工劳作。”郑文忠回忆说,遇到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有时踩着冰碴,浑身溅满泥水,人跟着牲畜一起在水田里跑,几趟下来雨衣里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了。

新老照片对比,曹妃甸水稻生产发生了巨变。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郑文忠介绍,现在水稻种植有了专业化的育秧中心,不但省时省心省力,后期也可以实现全部机械化耕地、插秧和收割,已形成独具特色的以名、优、特、新、高水稻品种生产为主导的水稻生产模式。

新老照片对比,曹妃甸水稻生产发生了巨变。

  曹妃甸有着大片的湿地和丰富的鸟类资源,这为郑文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

  退休后,他无数次来往于市区和曹妃甸湿地从事专题摄影,摄影精品涵盖近百个鸟类品种,有着鸟类摄影20年的辛勤追寻、努力创作的历程。

郑文忠拍摄的鸟类摄影作品。

  郑文忠把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了镜头下,有城市街景、乡村田园、企业工厂、公园湿地等,用光与影的交织定格瞬间、记录变迁。

  从他拍摄的一张张老照片与新照片的对比中,不仅可以看到曹妃甸日新月异的变化,更能感受到时代发展的铿锵步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郑文忠不仅志在千里,而且行走千里,丰富的图片积累让他成了当地的“图库”。他会继续拍下去,用镜头收获无限美好。

策划:张光明

文案:闫航

摄像:侯嘉正 李冠橦(实习)

后期:闫航

鸣谢

唐山市摄影家协会

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唐山工作站

关键词:水稻,柏各庄,农业生产责任编辑:闫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