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唐关注 > 今日要闻

微视频丨冀东民歌混声合唱《捻船号子》再唱“新声”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闫航
2021-06-12 08:55:45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闫航)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河北民族民间文化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具有鲜明地方浓郁特色的冀东民族民间文化更是独树一帜。

  冀东民歌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发源于唐山地区的古老民间艺术。悠久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山歌”、“号子”及题材体裁各异的民间小调,特别是渤海沿岸优美动听的“渔民号子”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可以分为“溜网号”、“上网号”、“拉网号”等,包括“捕鱼号”、“装卸号”、以及休渔期间的“捻船号子”。

  上世纪“捻船号子”在唐山丰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捻船工在冬季休渔期,不畏严寒,顶风冒雪,为船家精心修船,为来年的出海捕鱼作业做好准备。由郭佳作词、郭文德作曲、唐山市群众艺术馆群星合唱团演唱的混声合唱《捻船号子》就是一首具有典型冀东风格的合唱作品。

  在渤海沿岸的丰南地区搜集整理民歌过程中,发现了“捻船号子”视频资料,视频中,捻船工在船老大的带领下,在高高的船坞上,手拿鉄钎和铁锤,呼着统一的号子,艰辛的捻船劳动。那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号子声,让作者为之震撼,交相呼应的叮当之声,坐在船坞上巧捻渔船的动人画面,令人耳目一新,让后人们好像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当年捻船工顶风冒雪、叮叮当当巧捻渔家船的情景。作者当即决定要让这首“捻船号子”再获新生。

  由于原素材只有短小的视频画面和嘿呦嘿呦的歌词,旋律曲调又是简单的重复,为了将作品打造成优秀的合唱作品,必须重新填写歌词,词作者通过翻阅大量有关捻船的历史资料和演变过程进行深加工,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了捻船号子的歌词。作曲家郭文德结合新创作的歌词,根据原有的一些音乐素材,精心打磨,曲式结构为“引子”+A+B+C。引子部分,将主题呈现给听众。主题部分,领唱、合唱,交相呼应,描写了捻船工进行捻船劳动的感人画面。展开部分通过领唱、伴唱的形式,展现了捻船工劳动的艰辛,混声合唱的进入,生动地刻画了捻船工的浪漫主义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伴随着坚定的节奏,音乐进入尾声。尾声部分伴随着热烈欢快的劳动号子节奏将全曲推向高潮。

关键词:冀东民歌责任编辑:闫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