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迁安市兴安街道后丁官营村张志弟的大棚中,平菇满棚,一派丰收的景象:一垛垛灰白色菌棒垛如高墙,排列整齐;一朵朵深褐色的蘑菇争相升柄展伞,簇拥密集;一股股浓浓的菌类独有的清香扑鼻而来,氤氲浓郁,沁人心脾;一个个工作人员正在菌棒垛旁,细心采摘,轻拿轻放,紧张忙碌。
“这就是我投资10万元建设的近千平方米食用菌温室大棚,现有菌棒2.6万棒,且发育良好,纯绿色无污染,近日已进入采摘期,每天都摘近千斤,备受市场欢迎,可摘到今年5月底,年可创收20万元。”张志弟一边引领一边非常高兴地说。
2018年以来,张志弟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种植食用菌产业,因地制宜,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科学引进科技新品种,凭着一股永不服输的韧劲和一颗增收致富的进取心,走出了一条食用菌增收的小康路,成了市域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种植增收的领路人。
今年58岁的张志弟,是兴安街道后丁官营村人,曾经是唐秦、京津地区有名的苗圃大王。2017年,因迁安市自来水厂建设,苗圃场地被政府征用,生意被迫放弃,但因此他也得到了政府不菲的补偿,其经济基础也更加雄厚。习惯经商、厚道老实、进取上进的张志弟,便开始寻找新的增收项目——他上网查信息、拖朋友找项目、自己去外地考察。2018年8月。经过多次赴秦皇岛市抚宁、昌黎和唐山市乐亭等地调研及对迁安食用菌市场调查,张志弟发现,如今迁安的食用菌市场购买力很强,而且全部是从外地调运,本地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微乎其微。于是,张志弟便决定要做食用菌——平菇种植。接下来,他说做就做,定资料、看视频、学技术、买原料,找地方、建大棚,聘老师、搞设计,育菌苗、购设施……
“食用菌——平菇种植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周期短、回本快,好管理、有市场,我们那儿就是550平方米的棚,农闲的时候投入个2-3万块钱,一个冬天利润就能达到6万块钱左右一个棚,还不耽误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正在现场指导的乐亭特聘技术员非常坦诚地说。
“的确是这样!我们现在采摘下来的这批三四百斤平菇将销往市区超市。况且,菌类是天然绿色食品,上市销路不愁,一袋菇的利润在三四元钱左右,特别是今年的疫情期间,这小棚可立了大功老,有效缓解了我们村和周边村百姓的需求”。说话间,张志弟手指轻动,将菌袋外多余的菌根剔除,一边装袋入箱一边搭讪道。
“现在种蘑菇就得种‘科技蘑菇’,拌料、洒水、喷药、保温都用科学技术管着,在保证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更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为安全、绿色健康的食用菌产品。”谈起种蘑菇的事儿,张志弟讲得头头是道。
如今张志弟食用菌种植效益初显,激发了村中一批向张志弟这样怀有致富梦想的农民。“我就是来看看这项目,人家有钱还想增收呢,我们普通人也想呀就是不知道干啥!”村中一位中年农民一边看一遍说。
看到自己培育的平菇见了成效,张志弟满心欢喜:“现在我这个村上,包括我们街道就我一家,经过两年的成功种植,今年,我计划把周边的邻居、亲戚朋友全都带动起来,搞成规模化。明年把这地周边的100余亩地都租过来建大棚,切实建起一条从食用菌引种、筛选、繁育、栽培到销售的产业链。” (吴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