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集团  主办
当前位置: 教育

郝立轩:看见潮河就想起你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郝立轩
2019-09-05 15:53:00
分享:

  李金刚,1937年生于口外古镇凤山。1955年于热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1974年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山报》文艺丛书中发表处女作《闹元宵》,1975年河北文学妤妹篇《深山枫红》(小说)相继问世。始后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刊中发表了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新故事等千余篇。

  1977年调入县文化馆文艺创作组,1987年调任丰宁文联工作。这期间主缟《潮河》文艺报100期。主编了《潮水情长》文学集;《满乡掠影》散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鬼孤精怪传奇》(花山出版社出版);《丰宁民间故事歌谣卷》、《承德地区歌谣卷》总计170多万字。   

  在我的记忆里,潮河称不上是一条河。它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缓缓地流淌在承德丰宁县城的九龙山脚下。也许是每逢秋汛山洪倾泻而下的缘故吧,这里的乡亲们送给它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潮河。哦,默默无闻的潮河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的流淌着,即使是在寒凝大地的季节,人们也时常望见潮河冒着淼淼升腾的蒸气,想必那是大地与高山的体温。丰宁的乡亲们,都尊奉潮河为自己的母亲河。

  塞北高原,春天来的晚、来的迟、来的急,无霜期好像就那么几十天。因为潮河布满鹅卵石的河床比较宽,潮河岸边也就成了当地驻军官兵“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黄金宝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应征入伍来到丰宁,那时的丰宁环境条件十分艰苦,用当地人的话说: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六个月,兔子到这儿都不拉屎。越是艰苦,越是激发诗情。在丰宁当兵期间,我曾经写过一首名曰《青春的河》的小诗,寄托了对潮河的感叹:“这条河流了多少个日月星辰,时光的流水也来不及回味;河岸边放哨的士兵更换了多少代,岁月的履历也来不及记载。小河的甘露默默滋润着花蕾,士兵的青春悄悄留在了边塞”。在那个视文学如生命的年代,想把文字变成铅字,对于业余文学作者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就在叩天无门孤独与苦闷交织之时,我有幸结识了当地在全国篆刻界已颇有名气的青年篆刻家秦彪老师。秦彪长我二十来岁,老兄看着我酷爱文学创作就将我引荐给了丰宁文化馆创作员李金刚老师。金刚老师,当时负责编辑一个扶植本地业余文学作者的小报《潮河》。这张小报只有对开16开的版面,但在文学青年眼里《潮河》就是《人民文学》,要想在《潮河》发表作品绝非轻而易举。除了本地业余作者外,当时蜚声文坛的何理、白鹤龄、刘兰松、尹志杰、步九江、马铁松等知名作家也时不时在《潮河》发作品,可见这张小报在文学作者心里占据何等位置。据说,由于办报经费不足,金刚老师没少从自己的工资袋里搭钱。为此,好多人都以为金刚老师是个光棍汉,因为他常将“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挂在嘴边,直到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他也有自己的老人孩子。

  记得,第一次见到金刚老师,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既不修边幅,又不讲卫生。一间几平方米的黑黝黝的小屋子,到处堆满了书籍和收藏的报刊,踏进一只脚都觉得很难,赃兮兮的小木条桌子上摆满了碗筷,有时吃剩下的饭菜就那么用盘子一扣,到了下顿接着吃,那条小木桌既是他的饭桌也是他的办公桌。在小木桌子的旁边,陈列着一张用木板子搭起来的单人床,褥子被子就那么往墙角儿一卷,仅供栖身的床铺也就成了来访者围坐的地界,这就是金刚老师生活起居的全部家当,这就是文学青年通向成功之路的金桥。

  当秦彪老师带我走进金刚老师“办公室”的时候,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去的,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代文学宗师。他看了看我写的几首小诗,眉头一皱,十分认真地说:“哦,还有点儿基础,放这儿吧!”。坐在一旁的秦彪老师异常高兴,走出屋子我俩还禁不住忘情大笑。秦老师连连夸赞我说:“兄弟啊,我真为你捏着一把汗,能让李老师相中,可真不简单呀!”。就这样,金刚老师成了我文学创作道路上的第一个伯乐,虽然我够不上千里马。没过几个月,我的第一首小诗《灯》在《潮河》上刊登出来。虽然只有六行的小诗,竟激动的我捧着散发油墨香的小报彻夜难眠。那可是我第一次发表作品哟,不知引来多少战友和文学青年的羡慕。后来,李老师又在一期《潮河》上选登了我两首小诗,一首《士兵的追求》,一首《识地图》。一年后,这几首小诗都在军报发表了。

  人怕出名猪怕壮。发表了几首小诗的我,似乎胆子也大了,接连写了几首长诗呈交李老师,结果都被他枪毙了。当时,我还有点不服气,跟李老师争论的面红耳赤。李老师没跟我一般见识,每次都是耐心地倾听我絮絮叨叨的诉说。写长诗的功力不够,竟在与李老师的畅聊中有了意外收获。那就是,我偶然向他谈到我想写篇短篇小说的构思。没想到,李老师听完我讲的故事梗概后,大腿一拍,兴奋地说:“这个不错,这个可以写!”这就是我后来首发在《潮河》上的短篇小说《标志》。为了这篇两千多字的作品,金刚老师可是倾注了九牛二虎之力。我先后历经数稿,都被他枪毙,总觉得欠力度、没张力。没张力、欠力度的这些字眼儿,我生凭从他嘴里第一次听到。后来,看我实在改不动了,他袖子一撸说:“别管了,挺好了,我帮你再推敲一下吧”。这哪是帮我推敲啊,分明是帮我润色一遍。后来,小说先后发表在《承德群众报》《空军报》和大型文学季刊《长城》上。《空军报》是第一次刊发陆军作者的作品,著名文学评论家石若增老师为此加了编者按。《长城》主编肖驰还写了篇文学评论。这里当然有已故著名作家王世阁和克扬两位老前辈的举荐之功,但若是没有李金刚老师的栽培之恩,我是不可能撞开文学之门走上文坛的,后来这篇小说还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学之窗》选中作为保留节目播了十几个年头。每当见到金刚老师我都要感谢他的栽培之恩,尊称其为启蒙老师,他总是谦恭一笑:“可不能那么说,我们是文友,是交流、是切磋!”。以后一段时间,随着我大量军旅文学作品在军內外报刊的发表,我就没再向《潮河》投稿,金刚老师总是以我为傲,向文学青年们吹捧标榜我这个小有名气的军旅作家。每逢我有新的作品发表,总是按奈不住心头的喜悦跑到县文化馆,第一个拿给金刚老师看。看完我的作品,金刚老师很少再提意见,总是偷偷的乐,在他眼里我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作者。孤独与苦闷已离我远去,文化馆成了我精神的乐园。在当兵的几年里,几乎每周我都要去金刚老师那里闲聊一通,每次他都要炒一两个小菜,烫一壶散白酒,陪我喝几盅。他还破例找阅览室同志说情,所有杂志唯有我能取走阅读。

  1984年底,我要复员了。每次见到金刚老师,我都看出来他恋恋不舍的神情。几次他喃喃自语似地对我说到:“要是回家没个好工作,还不如留在丰宁,凭你的文学成就,我可以推荐你到文化馆当创作员!”。我没有留在丰宁,没有留在他的身边,还是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唐山。记得,告别金刚老师的那天晚上,金刚老师话语少了,透过昏暗的灯光,我能看见他眼里含着亮莹莹的东西。他没有亲自下厨,而是安排了文化馆的女同志为我炒菜。那是金刚老师邀请我最丰盛的最后一顿晚餐,炒了一桌子的菜摆满了那张木条桌。酒过三巡之后,他才涨红着脸话语多了起来,他说了好多话我都记不清了,唯有:“有空儿就回来看看,这里是你的家!”,说得我扭头掉下泪来。

  回到唐山,我没有走进文学殿堂,而是被民政局分配在了90%以上都是残疾人的印刷纸制品厂,当了排字工人。健全人与聋哑人在一起生活是压抑的,有时压抑的近乎崩溃。在苦闷的时候,我就想起了金刚老师,曾经给他写了几封信,但都石沉大海。直到离开丰宁20余载,我才有机会与唐山文联的几名作家去坝上采风,在我央求下在丰宁县城停了车。丰宁变了,大山深处的丰宁县城,崛起了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往日的模样一扫而光。文联的同志看我寻找恩师心切,就陪我到处打听来到了县委大院,在那里见到了留别的金刚老师。他听人说我在找他,早已在院门口等候多时。没有寒暄,没有拥抱,一句:“小郝来了……”,弥补了多年难以释怀的情愫。啊,本来是想看望一眼金刚老师,没想到金刚老师早已安排好了行程,拖着疲惫的身子陪同我们一起去了坝上。在路上聊天时,我才得知金刚老师已经20年没有到过坝上,原因是他的哮喘病一直没有痊愈。那些年,我给他写的书信一封也没见到。因为他退休后就一直住在县委大院,几乎与世隔绝,深居简出。在我的催促下,金刚老师还特地写了一组散文,记述了我们在坝上的所感所思,我推荐发表在《唐山文学》上,多年来曾经担任过《唐山文学》主编的诗人方明还时常向我打听金刚老师的情况,称道如今这样不为名利的编辑太少了,这老爷子真厚道!近些年,金刚老师搬到了老家凤山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凤山,是诗人郭小川的故乡,在我眼里凤山出的名人,一个是郭小川,一个是李金刚。金刚老师年轻时候写了那么多的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连丰宁县志他都要主刀。要不是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扶植青年作者和编辑《潮河》上,凭他的艺术修养和文学功力,完全能成为一个文学大家。有几次我去承德,专门携家人去凤山拜访金刚老师。有一次,我还邀请当年和我一样深得金刚老师栽培有着知遇之恩的著名军旅作家李西岳、刘恒志和承德作家毛建海等文友专程看望他。为了不给金刚老师添麻烦,我们都是吃过饭后才去拜访他,没想到却真的添了麻烦。有两次,得知我们吃过了饭,他非常生气。楞是在家旁边的小饭馆摆上了酒席,不吃不让走。有谁知道,我是牵肠挂肚走进金刚老师家里的,我不敢想象那个不修边幅不讲卫生的老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但当我走进宽敞整洁的院落,走进窗明几净的卧室,看到穿着干净利落崭新衣服的金刚老师的刹那间,我的一切担忧都显得那么多余,而对女主人——金刚老师儿媳妇无微不至的关心照料,滋生出的敬佩之情暖透心房。感动之余,我无从表达什么,我知道金刚老师爱喝酒,我知道他生活很拮据,临走时还是硬塞给他一点买酒喝的小钱,相互之间塞来搪去,能够留下对我多少也是一点慰藉。

  三年了,由于我的手机丢失换了号,遗失了金刚老师的电话号与其失去了联系。但我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他,几次找人询问他的电话没有找到。每年我都要跟他通几次话,聊聊家常,而他从来不主动给我打电话,他总说不要打扰我的工作和生活。等也等不来,盼也盼不到,命运就是这么折磨人。

  今年8月,李西岳和毛建海两位老友来唐山看我,我们仨几次谈到金刚老师,商定过些天一起去凤山看望他。谁能料到,前几天我在张家口为省青年词曲作家研修班讲课的课堂上,意外接到了丰宁作家杨不杨(杨宝珠)的电话,说金刚老师于今年7月24号去逝了。这犹如当头一棒,闷得我半天缓不过神来。我立即给李西岳、刘恒志、毛建海诸友发了微信,大家都很悲痛,用西岳的话说:“这老人真禁不住念叨……”。为此,夫人一直责怪我:“我说过多少回了,咱们开车去看金刚老师,你总说和朋友们一块去,这回你想看也看不到了!”,我无言以对,痛楚自知。在课堂上,我强忍悲痛讲了这份师生情缘。我觉得,向青年人讲讲这番话很有必要,这是视文学为生命的年代结出的丰盈果实,理应一代代传下去。

  金刚老师走了,潮河还在默默无闻地流淌。在地图上,也许你很难找到它,它不像黄河长江那么伟岸无比,也不像莱茵河尼罗河那般蔚然壮观。但在我心里,潮河就是我们这些从潮河畔走来的文学冀军的乳名,它是我们赖以依存的母亲之河、生命之河!无论再过去多少年多少代,潮河日夜在我们的心头流淌。河岸边,那个微笑着、不修边幅的老人是我们永远的摆渡人、守护神!

  郝立轩,著名诗人词作家,诗词主要代表作:中外经典名篇《喊黄河》;作词歌曲《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天下百姓》《中华好家风》等,曾获中宣部第十一届、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百余项政府奖励。

关键词:潮河,李金刚责任编辑: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