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唐山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唐山频道 >> 唐关注 >> 今日要闻

唐山大地震的两座丰碑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金磊 2016-07-25 10:45: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唐山曾是重灾之城,但它也是抱负之城,无论是公民精神还是来自全国人民最大的支持,均使唐山在危机时刻拥有了呵护,拥有了共同体意识,拥有了对城市安全的全方面追求。尽管,唐山震后40年,历史一再昭示这个城市不可避免地从一个兴盛的新兴工业城市的深渊中一步步走向复兴,但唐山大地震10周年建起的纪念碑,过去和现在都告诉人们,城市何以安顿,不仅需要安全可靠的内核,还需要在重建中赋予坚强的城市精神。

  2016年是中国城市灾难史上的重要年份,40年前的唐山“7·28”大地震,顷刻间毁掉了一座工业城市……40年前的灾情如符咒,时时在眼前与耳边萦绕。

  拨开历史浮云,旨在点亮前行之路;对历史的自然巨灾,重要的是启蒙并警醒。我成长在唐山地震重灾区天津,作为城市防灾科技工作者已记不清为唐山“7·28”纪念日写下多少篇文字。40周年祭奠是个特殊的日子,该如何度过,除了纪念与铭记,如何找到更有价值的心灵印痕,于是我想到在唐山早已竖起的两座丰碑。2016年7月初我随团队来到唐山,不仅再次瞻仰了唐山抗震纪念碑,也走近了为唐山、为中国城市树起“灾害社会学”学科丰碑的开创者,两座丰碑感悟之深,十分难忘。

  与总建筑师李拱辰共同感受

  唐山抗震纪念碑的作品

  为唐山抗震纪念碑设计,我曾多次在石家庄的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拜访过总建筑师李拱辰,不仅了解到30年前他的方案何以从142个方案中脱颖而出,更理解了纪念碑设计的象征意义。能在唐山抗震纪念碑前聆听李总讲设计是我一直的祈望,真高兴这一天终于到来。见到李拱辰,他高兴地从轮椅上走下来,虽已整八十,可神采奕奕,在纪念碑广场向我一一介绍着这纪念广场建设的经过。

  对这座丰碑,我读过河北散文作家程才实的《刻在石头上的故事》文字,可今天在庄严肃穆的抗震纪念碑前,仿佛再次被感染。李总告诉我,这组构图再现了地震时最悲惨的场景:人们在酣睡中突遭地震,瓦砾堆上,幸存的人们顽强地站起来,以不可折服的精神,向天灾抗争。他逐一解读着每组浮雕如何在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的努力下创作完成的,让人联想到火中再生的凤凰。

  纪念建筑不是为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是避风遮雨的需求,而是人类精神需求的产物。从纪念建筑的模式上,它的表情最能唤起人们的思念、敬仰、膜拜的心境,所以它的建筑语汇既要有个性,又要有文化脉络和超常的尺度。无论是采用传统语汇的纪念建筑,还是现代主义建筑处理技巧,最重要的是要能体现纪念建筑的思想内容。再平凡的外观形象,只要用寻常的墙、寻常的门道、寻常的台阶,就可创造出撼人心灵的既简洁而又肃穆的纪念性墓地,让人在悲凉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悲壮与沉重。

  唐山大地震纪念碑,虽已三十载,它的设计与用材似乎无惊人之举,但当凭吊者一步步缓缓登上台阶时,所见到的浮雕场景让人联想到苍天,想到树木与花草,立即使人有某种哀思和沉寂之感。四根高耸入云相互分开,又相互聚拢的梯形棱柱,既寓意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天崩地裂的巨灾,更象征着全中国四面八方对唐山救援乃至重建的支持。尽管有人说,纪念碑上端造型犹如伸向天际线的巨手,象征着人们不惧灾难的坚韧,但我更以为,这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度的精神,要用顽强的努力,去创造可庇护的城市环境,让人类减少各方灾难的侵蚀。

  唐山曾是重灾之城,但它也是抱负之城,无论是公民精神还是来自全国人民最大的支持,均使唐山在危机时刻拥有了呵护,拥有了共同体意识,拥有了对城市安全的全方面追求。尽管,唐山震后40年,历史一再昭示这个城市不可避免地从一个兴盛的新兴工业城市的深渊中一步步走向复兴,但唐山大地震10周年建起的纪念碑,过去和现在都告诉人们,城市何以安顿,不仅需要安全可靠的内核,还需要在重建中赋予坚强的城市精神。

  聆听王子平教授讲述灾害社会学的创建

  如果说,总建筑师李拱辰设计的唐山纪念碑是有形的丰碑,那么王子平教授在1986年唐山地震10周年之际,为唐山“7·28”救灾抗灾作史的《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算是反映唐山抗震精神的又一块纪念碑。这种精神丰碑的建构同样经历了不平凡的风雨:在《瞬间与十年——唐山地震始末》中,他通过地震篇、救灾篇、重建篇,忠实记录着唐山地震、救灾和重建的全过程,是中国地震社会学的理论与应用奠基之作,由于该书解读了地震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从而成为业界名副其实的“开山之作”。

  如同建构那座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一样,王子平没有停歇他“建造”中国抗震精神丰碑的步伐:1989年2月,我国第一部地震社会学的专著《地震社会学初探》问世,他提出的“地震灾害”大防御战略观就是人类对待地震灾害防御上的一大进步,当时联合国倡导的“国际减灾十年”刚刚启动,这部著作无疑是中国学者对世界减灾事业的一大贡献。而后在马宗晋院士主持的《中国灾害研究丛书》这个“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工程”中,他的《灾害社会学》一书,站在大灾害观的视角下,在“环境—灾害—需要”三者的背景下,通过社会学的本质分析,将发达国家对灾害研究的社会学认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可宝贵的人与自然观予以深刻揭示。

  对于灾害、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王子平教授在论及“行走在地狱边沿”时说“我及家人是唐山劫难中的幸运者,被遗忘在地狱门口……”王子平教授通过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他认为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是人无论如何都难以抗拒的,正是这次亲历地震波剧烈起伏动荡,使他对自然与人的关系产生了转折性变化。从中外历史上看,在人和天灾的搏斗中,人未必总是胜利者。自然巨灾用毁灭、鲜血、死亡一再告诫人类,对大自然不可、不要,也不能存轻慢之心,对大自然不仅要有敬畏之情,更要有崇敬的和谐之感,要畏惧灾难,要收敛那些不适当地违背自然的建设行为。

  王子平教授,今年八十有三,恰如王老所言,我与他是“神交”,因为我们都是在唐山抗震减灾、中国城市防灾的诸多论坛的文论中“相遇”的。此次7月初我们约定全体参加“回望唐山‘7·28’四十周年,如何祈盼悲剧不再重演”的北京、唐山、天津、石家庄的同仁先共聚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然后再赴会场参加“沙龙”。那天,巧得很,先见到从石家庄赶来的李拱辰后,王子平教授准时来到广场,尽管虽从未蒙面,但我却能箭步上前,握住了王老的手。京津冀三地专家团聚了,大家共同站立在三十年前竖起的唐山抗震纪念碑前合影留念,这不仅是建筑与灾难的城市对话,更是让历史与社会在传承中交流。

关键词:地震,丰碑

责任编辑:贺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