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唐山频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衡水河沿镇:百姓绽笑喜收获 农家今秋新事多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王梅英 赵晓慧 2014-11-07 10:09:4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衡水11月6日电(王梅英 记者 赵晓慧)深秋时节,衡水市桃城区河沿镇广阔的田野上却是一派繁忙景象,忙着灌溉的人们在憧憬来年丰收的同时,也在议论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新鲜事儿。

  玉米秸杆成了“香饽饽”

  “没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玉米秸杆,如今却成了‘香饽饽’。”河沿镇焦高村村民焦俊宁一脸笑容地向笔者算起了一笔帐:“以前收完玉米后粉碎秸杆每亩地需要60元,现在只要把玉米收回家,养殖户们争着抢着就把秸杆收走了,我们既省了事,又节约了种地成本,我今年种了15亩地,就等于增收了900元。”

  据悉,河沿镇年均种植玉米达5万亩,玉米秸杆资源丰富,以前由于玉米秸秆找不到出路,农民往往一烧了之,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该镇为净化大气污染,持续推广玉米秸杆综合利用,鼓励农民开展玉米秸杆青贮,制作成高营养的牛羊饲料,现在格林牛场、小辛集牛场以及10余家玉米秸杆青贮户都已经开始收购玉米秸杆进行青贮,以前没人要的玉米秸杆,如今在这里成了热销的“抢手货”。

  “以前把玉米秸秆堆到房前屋后、村头路边,到处乱七八糟;有的干脆就烧掉,弄得乌烟瘴气,还污染空气,现在变废为宝,玉米一收完,就有人下地‘抢’秸杆。”焦高村支部书记焦俊久对此事大为赞赏:“不但解决了秸杆焚烧问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给农民和养殖户带来了收益,真是一举多得!”

  农村“钟点工”成了及时雨

  秋收时节是劳动力最紧缺的时候,许多家庭的壮劳力在外打工,农村“钟点工”就成了种粮大户的“及时雨”。话语间,河沿镇郭家埝村的张老汉就说起了发生在他身上的新鲜事儿。

  “雇了4个钟点工,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我们家6亩多玉米收回了家。”张老汉称,在村里,像他这样雇“钟点工”帮忙的人家还有不少。

  据了解,做“钟点工”的主要是一些劳动力强、自家又没多少活干的年轻家庭妇女。她们锄地、施肥、打药、收种全干,而且价钱也合算,种粮大户不但再也不用为请人帮忙犯愁。

  “钟点工”的出现,也为农村妇女找到了一条就近赚钱的好路子。正在地里忙活的一位姓张的妇女高兴地说:“我有力气,也有时间,平时多半是串门闲聊天,现在可以打‘钟点工’,村里的不少人都争着找我们干活,特别是秋收开始了,掰玉米、刨花生、摘棉花,更需要‘钟点工’,干得好的话一天下来能挣七八十元钱呢!”

  你出钱,他干活,不欠人情,不受麻烦,钱也赚了,活也干了,农村秋收有了“钟点工”确实是一件双赢的大好事。

  玉米联合收割机成了农民好帮手

  “钟点工不算啥,俺家用的是机器,比他家的先进多了。”听到笔者说张老汉家的“钟点工”,河沿镇陈张高村村民张秀果按捺不住了:“光听着玉米联合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一会儿工夫一块儿地的玉米就收完了。走近一看,这玉米联合收割机不仅能将秸秆粉碎还田,还能将收获的玉米一并去皮,金灿灿的玉米被机器自动地传送到了翻斗里,煞是好看。”

  张秀果说:“我家这块5亩多地,玉米收割、脱皮、装袋、秸秆还田一共才用两个小时,孩子在外打工也不用来回折腾了,我们老两口就把秋收了,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啊!”

  秋收前夕,该镇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各村检修农用机械,同时积极宣传国家惠农政策,鼓励有经济能力的农民购置玉米联合收割机。该镇还积极从外地调集玉米联合收割机,为农民抢收玉米,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联合收割机的推广使用不仅加快了秋收进度,而且还大大减轻了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许多农民腾出精力和时间到附近的工厂里务工或者做小本生意,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衡水,秸秆,钟点工

责任编辑:张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