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唐山频道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唐山频道>>唐多彩>>文教

改造北京:长安街的国家成长记忆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2014-10-30 16:20:0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 摘要]1953年周恩来说:“北京修建地铁,完全是为了战备。”

  长安街——

  通向世界的起点

  长安街——

  浩浩荡荡伸向天

  长安街,矗立在

  共和国的最中心

  长安街两边

  是最新最美的世界

  这是诗人宴明在1959年国庆10周年时所作的《北京长安街之歌》里的诗句。天安门,长安街,对于即使没到过北京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既熟悉又亲切的地方。天安门前照个相,长安街上走一遭,是每个游人来北京后必须要做的事情。长安街有着“神州第一街”的称号,原因就在于它不仅是北京乃至中国的象征,还蕴藏了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成长记忆。

  取长治久安之意

  长安街雏形于元大都南城墙内的顺城街,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大都城南墙南移二里的同时,拆文明门与顺承门之间的城墙辟为路,取名长安街,距今已有600年历史。长安街,其名取自盛唐时代的大都城——“长安”,含长治久安之意。

  明清之时,长安街东起东单,西至西单,全长3.7公里,有十里长街之称。从长安左门(清称东长安门,位于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门前80米处)至东单牌楼,名为东长安街;从长安右门(清称西长安门,位于今中山公园南门前80米处)至西单牌楼,称西长安街。东西长安街之间因为有T形广场的阻隔并不能贯通。T形广场是明清时代天安门前的一个封闭严密的宫廷广场。T的一横即从长安左门至长安右门这条东西走向的横街;一竖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御道,在御道两侧建有千步廊,两边各有廊房110间,北侧又东、西折有向北廊房各34间,东接长安左门,西接长安右门,皆连檐通脊。千步廊可谓是中央联合办事处,是内阁各部议事、办公的场所。御道南端至今天的毛主席纪念堂一带(明建有大明门,清称大清门,1954年拆除)。这条御道只有皇帝的龙车凤辇才能通行,平常百姓是不许进入的。就连大臣们受皇帝召见,也只能绕过御道进长安左门或长安右门,经长安街上金水桥,入承天门(天安门)才能进入皇宫。

  辛亥革命后,随着清帝的退位,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格局被打破。1912年,拆除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边的红墙,东西长安街终于得以贯通,天安门广场也开始对外开放。

  明清时期的长安街与其他街道一样为土路,皇帝经过时必先“黄土垫路,清水泼街”。平日则“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1917年,长安街修成柏油路面。1921年,当时的北洋政府组建了北京第一家电车公司,经过几年的紧张筹建,1924年12月17日,隆重的开车典礼在前门举行,在当时运营的五条线路中,大都走长安街。

  1937年北平沦陷。1939年,占领北平的日伪当局做了一个规划:西郊为开发区,东郊为工业区,但是城墙阻挡了东西方向的交通,从西郊开发区到东郊工业区无法穿城而过。于是,日伪当局就在北平内城东、西城墙各扒开一个豁口,东边的叫“启明门”、西边的叫“长安门”。这两座门没有门洞、门扇,只是在城墙上开了个豁口,所以老百姓管它叫“豁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根据当时流行于校园的歌曲“建国一定成功、民族必定复兴,中华康乐无穷”,将日伪当局命名的“启明门”、“长安门”改称“建国门”、“复兴门”。

  “改造北京城的第一枪”

  1949年后,北平被定为新中国的首都,长安街的地位变得特殊起来,由此也逐渐拉开了长安街大规模改造和建设的序幕。

  194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据著名城市规划专家、参加了自1964年后历次长安街规划的清华大学教授郑光中口述,在开国大典游行的纪录片中,人们还能看到长安街上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当时的游行队伍都要绕过这两个门,但绕过去之后,队伍距离天安门和毛主席已经不远,再将队伍调整回原状就会很仓促。也因为长安左右门的阻碍,“军旗过时不得不低头,解放军同志特别生气。游行群众眼巴巴盼着到天安门看看毛主席,但游行队伍有时直到下午还过不了门,看不着毛主席。”于是,拆除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的计划被提出。北京市政府也感到这两座门对来往车辆和行人确有不便,也希望将其拆除。1952年8月11日至15日,北京市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讨论拆除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之事,这个计划遭到了建筑专家梁思成的强烈反对。考虑当时的情况,市委书记彭真立即召开代表中的党员会,要求大家一定服从市委决定,因为党员代表占大多数,会议最终通过了全拆、快拆的方案。1954年国庆前夕,终于拆除了东西长安街上的两座牌楼。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在早晨太阳似出似不出的时刻,站在西单牌楼东南角老长安戏院门外朝东看,就会看到两座塔,一在路南,一在路北。由西向东走,临近塔的时候再看,两座塔原来都在路北的庆寿寺里,而且挨得挺近,仿佛长幼相依。这个因早晨的光学作用所造成的景象便是“燕京十景”之一的“长安分塔”。1954年,因西长安街西单到新华门段道路过窄,影响游行队伍疏散,政府决定结合北侧拆迁改建西长安街道路。在这次扩建中,庆寿寺及双塔均被拆除。

  长安街的改造,成了“改造北京城的第一枪”。在北京市对街道的拆改扩建过程中,梁思成与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梁思成认为,城门和牌楼、牌坊构成了北京城古老街道的独特景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加以保留。当年在国务院工作的方骥回忆起梁思成与吴晗的一次冲突,梁先生为了旧都多保留一些有价值的牌坊、琉璃宫门等古建筑,在扩大的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和吴晗争得面红耳赤。吴晗竟站起来说:“您是老保守,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气得梁先生当场痛哭失声。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长安街

责任编辑: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