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迁西县新闻网 >>  迁西县>>公示公告

迁西山村乡路邮递员的一天

http://ts.hebei.com.cn/qxx/ 2014-06-23 10:49 迁西县新闻网

  山路、陡坡、弯道。93公里,22个行政村,15年穿山越岭。迁西县新集邮政支局莲花院乡投递段山村邮递员王德军,凭借一辆摩托车奔波在邮路上,一年四季,在大山深处留下了一道道美丽的车辙。

  立冬后的一天,晨雾弥漫,山峦幻化水墨般的景象。记者一行以体验式的探访,跟随王德军走了一趟山间邮路。年近5旬的老王驾驶着摩托车,驮40公斤重的邮包,疾驰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公路上。进山途中,随行的县局视检员李延军介绍道,王德军担负着该乡松山峪、马蹄峪村、长甸村、柳沟峪等22个行政村的邮件投递任务,每天都要穿山岭沟坡往返93公里的行程,每天重复单调而艰苦的工作。

  绕过一村又一山。半路上,在不耽搁老王工作的情形下,记者一行驱车跟随王德军踏上行程中的一段邮路,行驶在起伏不平的一个个山坡,刺骨的山风从耳边掠过,记者见到老王的摩托车径直下了主干道,进入之字形回转山道路弯的马蹄峪村,来到投递户家,老王顺手从邮包里取出一份《唐山晚报》和其他科技致富类报纸递给了女主人田翠英。看老王娴熟的动作,记者与他交流才知道,他脑子里有一幅投递线路图,分拣邮件时就按照由近到远的路线,有顺序摆放好邮件,这是邮递员的基本功。尽管村里当天只有一户邮件报纸,老王也得走一趟。

  摩托车返回了主干道,10时50分,来到两山夹一沟有“国学村”之称的马家沟村一户人家。村民已习惯老王每天这个点准时到来,听见摩托声,村民马连珠立马迎上前一阵寒暄。“这是村里订的《人民日报》《唐山劳动日报》《河北科技报》几份报纸放您这儿,看少不少。”老王说。见冻红脸和手喘着寒气儿的王德军,女主人赵林梅大娘忙倒上沏好的茶水拉住王德军的手说:“快歇歇,大冷的天,雪后路滑,多不容易,喝点热水暖暖身子!”见记者来,年逾花甲的赵大娘打开话匣子:“王德军这样的邮递员服务可好了,多年来为村里送报刊、邮件,帮助寄包裹、购奶粉啥的,还协助领养老金、缴手机费,他和村民处得格外亲。”记者一行随后在与其他村民的交谈中了解获知,即便沙尘、雾霾和雨雪天,山路上人难走、车难行,但村民总会看到乡邮员的身影。

  日复一日,每天近50公里的乡邮路,独自一人孤寂地穿梭峻岭、沟坡,听惯鸟雀的欢唱,邮路上的大事小情桩桩印在王德军的脑海里:去年除夕,接到一份代送柳沟峪村一位侯姓女士的药品邮件,王德军考虑到春节一连放假多日,客户用药一定着急,随即,他骑上摩托专程进山;一次为“化解”东陆庄乡刘永林大爷购书的73元明细不清的汇款,他连续跑了两次山路,帮助客户解忧;从唐山发往松山峪村的刘海霞加急验血化验单需及时送达,他中午顾不上吃饭,特意赶到客户家;遇到疑难平信、挂号信、普包、电商小包等各类邮件,总是想方设法找到收件人,急群众之所急,践行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一次大雪天,送邮件的摩托车由于山道路滑,险些撞到山崖,所幸只是将车转向摔坏,他步履蹒跚硬挺着摔紫的伤腿,走进山里那一个个熟悉的小村。行走在崎岖的山路,经记者再三追问下,憨厚朴实的王德军讲述着他不为人知的邮路经历,最多的话语还是“这些都是乡邮员应该做的,干啥工作都得凭良心对待。”

  视检员李延军也曾是一名乡村邮递员,王德军及其他邮政投递员的经历他也曾体验过,李延军望着远处飘渺的山峦,叹了口气说,大多乡邮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平时啥情况都可能遇见,较普遍的是,山里人家养狗的多,送邮件到户被狗追咬是常有的事。不仅这些,时间长了一般大家都患有胃病、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病等“职业病”,但既然从事这一行,全县41名乡邮员都牢记着邮政职工“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光荣使命。让大家最知足的是当邮件送达目的地,看到用户脸上露出欣然的笑脸时,他们觉得心里才踏实。
一条路走了15年,邮路蜿蜒,树绿头白。15年来,除了法定节假日外,王德军坚守着,变成山间一道流动的“绿色”风景,定格在村民心里。

关键词:迁西,乡村邮递员,一天

稿源:环渤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领导活动 更多
  本网要闻 更多
  善行河北 更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更多
主办单位:河北唐山宣传部
备案序号:冀ICP备08003586号 技术支持:长城网
最佳使用效果:1027*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